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房地產是經濟火車頭」過去一直讓房地產業者引以為傲,然而從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來看,此一說法恐怕有待商榷。根據央行在理監事會後提供的數據,2024年經濟成長率為4.84%,其中,營建工程業只貢獻0.07個百分點,不動產業也只有0.06個百分點,遠低於製造業的2.68個百分點。言論引發房地產業者不滿,認為央行數據低估建築業龐大的乘數效應,不該打擊從業人員士氣。
不過,央行此番論調看在專家眼裡,背後的「動機」才是關鍵。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在臉書撰文表示,房地產是不是經濟火車頭,兩派立場堅壁清野,真正答案並不重要,畢竟從不同角度會獲得不同答案。
然而央行為何特別提及此事?何世昌直言:「其動機,或許是為了讓嚴厲打房更師出有名,有了經濟數據加持,決策更有正當性」。何世昌反問,在台灣,除了科技業、製造業之外,大多數產業對經濟成長率貢獻不高,難道其他產業都是雜質嗎?
因此,不動產業對經濟成長率貢獻實際數字並非首要,而是「 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想修理某一產業時,自然找得到千千萬萬的理由,而「房地產不是經濟火車頭」就是那個最好的理由。
央行論點引發建商公會不滿,何世昌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從第一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來,被央行打了好幾年,如今又被央行出言羞辱、落井下石,「贏賭又要贏話」,任誰都不好過。再者,央行説法完全忽視營造帶動周邊產業的影響,堪稱不公。
何世昌坦言,高房價環境招致多數民眾厭惡,連帶對建商不抱有好感。但他認為,建築最重要的原料「土地」價格若降不下來,就算是目前檯面上的建商全部倒光了,新生的建商照樣賣高價。問題根源未獲得解決,高房價問題終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