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鄰近雙北的基隆市,過去受限交通劣勢,曾是購屋族眼中的「房價凹陷區」,如今有了橫跨北北基的基隆捷運,雖然預計2027年動工、2034年才完工,但近年的房價已未演先轟動。然而在房市前景一片看好之下,仍藏了一大隱憂。
永慶房產集團盤點近1年非六都和新竹縣市預售屋、中古屋實價登錄交易資料,其中前2名「暖暖區」及「安樂區」皆位於基隆市,兩者價差均破100%,暖暖區甚至超過150%。由於預售屋價格的攀升,受益於雙北通勤人口移入,但中古屋價格相對便宜,才造成如此落差。
雖然預售市場打得火熱,但卻出現「價量背離」的現象。根據內政部資料顯示,2024年第2季全台待售新成屋為10.3萬宅,其中屋齡5年內新成屋,空屋率最高的縣市正是基隆市,超過35.3%,相當於每3間新成屋就有1間空屋。
針對高屋率的慘況,基隆市稅務局則搬出數據說澄清,110年新屋設籍戶數僅416戶,而111年暴增到1341戶,112年成長1650戶,113年則增加1840戶。而中央打炒房措施一波接一波,加上房地合一稅、囤房稅上路,銀行貸款申請嚴格,導致自備款提高,也讓購屋族縮手,致使空屋率飆高。
房產達人「賣厝阿明」則表示,基隆正面臨從「北北基衛星城市」轉型為「大台北獨立生活圈」。捷運建設確實帶來發展契機,但當前市場已出現三大警訊:
一、價格透支風險:預售屋均價逾40萬元,已超過部分新北第一環區域,但基隆平均家戶所得僅為台北的6成,本地購屋力明顯不足。
二、供給過剩危機:高空屋率結合持續推出的百億量體新案,可能導致未來10年消化不完的賣壓。
三、交通黑暗期衝擊:捷運預計2034年通車,意味著未來9年施工期將帶來交通衝擊與生活品質下降。
「賣厝阿明」建議,自住客可優先選擇安樂區、仁愛區等機能成熟區的中古屋,避開過度炒作的新興重劃區。他也提到,基隆的捷運夢雖美,但實現路途漫長,市場終將回歸「居住本質」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