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戴德梁行發布今(2025)年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統計,本季交易金額達345億元,前三季累計近1,110億元,顯示市場在不確定環境下仍維持一定動能。本季最大宗交易為日月光半導體製造以65億元向穩懋半導體購入高雄南部科學園區廠房,用於擴充先進封裝產能;其次為富邦人壽以28億元購入台北市大同區星聚點KTV旗艦館,並採售後回租方式由原營運團隊續營;第三則為台灣產物保險以20億元向森羅投資購入承德路全棟辦公大樓。
戴德梁行分析,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持續增強,帶動供應鏈廠商加速擴產與資本支出,工業不動產因此獲得穩定支撐。相對地,部分傳統產業受全球產能過剩與貿易壁壘影響,資產調整壓力增加,成為市場釋出來源之一。市場結構上,投資需求逐漸由計算租金報酬率轉向自用型需求,自用買方占比已超過八成。
兩年內台北市將有近17萬坪新增供給陸續入市,市場競爭升溫。另外,舊廠辦吸引力逐漸下降,租金水準可能出現動搖。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戴德梁行企業顧問服務部執行董事江品頤表示,美國外貿政策頻繁變動、關稅壁壘升高、各國貨幣政策分歧,以及地緣政治與氣候變遷等外部變數,持續影響投資人心態。整體而言,投資人趨於審慎,市場呈現買賣並行的格局。她指出,在變動的世界中,企業對資產的投資越來越精準與謹慎,尤其在科學園區,廠房往往只怕業主不賣,一旦釋出就不乏買家。她舉例,近期戴德梁行獨家受託銷售的新竹科學園區上萬坪大型無塵室廠房,設施完善且可立即使用,已吸引多組買方洽詢,熱度正反映企業手握訂單、急需擴充的氛圍,印證自用型企業對產業聚落與即時可用資產的高度需求。
2025年第三季,台北市A級辦公大樓市場迎來冠德集團民權大樓完工啟用,新增8,900坪供給,其中四分之一為自用,其餘對外出租。本季新大樓陸續進場,但市場仍展現穩健去化,需求動能延續。戴德梁行表示,2019年至2022年間北市A辦供不應求,不少企業因此暫緩搬遷或擴張,如今新案陸續完工,企業承租需求逐步釋放,市場能有效吸收新增供給。第三季淨去化量逾11,000坪,主要來自同區搬遷,反映企業以區域內調整為主;其中日商企業多集中於西區,信義區企業則多選擇續留原址。
第三季北市A級商辦空置率方面,敦北民生區因新供給入市上升2.6個百分點;西區與信義區則受大型承租案帶動,分別下降2.4與1.4個百分點,全市平均空置率降至6.6%,較上季下滑0.3個百分點。租金表現則受新供給帶動,全市平均租金微幅上升0.7%,達每坪月租2,830元。信義區維持全市最高水準,每坪月租3,480元;敦北民生區則因新大樓拉抬,平均租金季增3.2%,達2,490元。
展望未來,兩年內台北市將有近17萬坪新增供給陸續入市,市場競爭勢必升溫。戴德梁行分析,房東已開始提前布局,透過延長租期、提供彈性條件,以鞏固現有與潛在租戶,降低未來空置風險,這將是面對供給高峰的關鍵策略。
另外,戴德梁行統計,2025年第三季內湖科技園區廠辦市場空置率小幅波動,西湖段上升至5.9%、文德段升至8.3%,舊宗段則持平於12.3%。租金與售價大致持穩,本季代表性交易為台銀人壽斥資4.6億元購入世紀經貿大樓一樓原台銀分行。戴德梁行指出,隨著企業選址更重視綠建築與節能條件,新式廠辦需求增加,而多數於千禧年間開發的舊廠辦,因設備老舊及缺乏認證,吸引力逐漸下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下,租金水準可能出現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