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年9月是「國際兒童癌症關懷月」,成大醫院攜手國民健康署26日舉辦「癌友全方位支持-守護兒童癌症家庭」活動。國民健康署沈靜芬署長表示,為了讓每個癌童與家庭都能獲得更完善的支持,國民健康署推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的照護,藉由醫療院所串聯地方政府、學校、民間團體等,由診治、返家照護、復學等階段均能提供罹癌兒童與其家庭一路扶持,有助提高兒童癌症的治療成果。
成大醫院李經維院長說明,成大醫院在兒童癌症的照護上與國民健康署理念相同,將癌友家庭視為一個整體,由多專科團隊透過家庭會議針對新診斷之癌友家庭進行全方面之需求評估,除提供癌症治療與生理照護之外,在癌症診斷期就同時納入所有可取得之資源,以家庭會議方式瞭解家庭現況、所需資源,並說明後續治療,每3 個月再做1 次家庭評估,透過穩固的家庭支持兒童治療所需的照顧。
當癌症兒童治療狀況穩定,身心狀態經主治醫師評估達可返回學校之標準,再召開「返校照護會議」,邀請校方人員、病友家庭共同參與會議,說明疾病診斷、治療期間以及返校後的注意事項等,共同討論可面對的困境與解決的方式,協助兒童返校後順利學習與返回正常化生活。
此會議將醫療機構與學校教育、輔導資源銜接,甚至與民間團體合作,並建立共同聯繫管道,另量測病童返校後1 個月、3 個月、6 個月之適應動態變化,藉此讓病童及其家庭平順復歸正常上學生活。
癌症照護的理想藍圖,需要醫療、教育、公共衛生與民間團體多方協力完成。國民健康署與醫院共同推動「以癌友家庭為中心」的照護模式,也期待國人一起投注愛心與溫暖,讓每位癌友與家屬在生命的艱難時刻,不再孤軍奮戰,而能感受到社會溫暖與堅定支持,共同邁向康復與希望。
兒童癌症除醫療照護,也需兼顧兒童發展之成長、心理與教育需求,並避免連帶影響整個家庭。兒童身心發展尚未成熟,癌症發生後之照顧尤須注意身心各方面需求的變化,並持續給予其家庭支持,才能讓兒童癌症家庭順利完成疾病各階段所需面對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