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新聞快訊 /
  • 健檢有血尿恐是腎結石惹禍 醫提醒預防七招要落實 (11:19)
  • 端午食粽聰明減油 營養師建議以蒸煮取代油炒 (10:30)
  •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06:00)
  • 建構急重症後送生命線 新竹臺大分院「葉克膜後送中心」不眠不休堅持 (12:39)
  • 端午節養生不怕胖 營養師推「食五紅」保健康 (11:00)
  • 吞嚥困難也能吃得好 彩虹食材提升營養照護 (10:18)
  • 肌少症非年長專屬 醫:40歲後應展開預防 (17:23)
  • 一直流鼻血是鼻咽癌前兆? 醫曝關鍵差別 (08:20)
  • 中年女子頭暈多年 手愈動頭愈晕 竟是患罕見「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 (07:20)
  • 醫美詐騙新手法!「打假鳳凰電波還被制止查驗」消費者怒控受騙過程 (16:46)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5-20 06:00

隨著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及不良姿勢習慣的增加,頸因性頭痛成為越來越常見的健康問題。51歲林先生長年從事辦公室管理工作,因久坐導致肩頸僵硬,在近半年裡,他頻繁出現後腦與頸部疼痛,並伴隨頭暈、耳鳴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頻道
君綺集團第一時間響應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跟醫師公會,加入疫苗接種站行列,以行動助前線醫護。

醫美醫護一體同心! 君綺醫美捐贈快篩試劑與保健食品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1-06-09 13:22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1-06-09 13:22

台灣本土新冠疫情持續升溫,已連續兩週每日破百案例,全國升級第三級警戒延長到6月28日,不但雙北醫院防疫物資短缺,位在前線的醫護人員更是披星戴月。同樣屬於醫療單位的醫美集團「君綺醫美」,因感同...

疫情長痔瘡怎麼辦?得痔瘡一直擦藥膏會好? 醫師教你看痔瘡症狀與治療!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1-06-09 11:08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1-06-09 11:08

新冠肺炎期間許多民眾長時間待在家裡防疫,或是改成居家辦公(WFH),沒有運動習慣的人,又少了外出通勤與假日出遊的機會,容易養成多吃少運動的不良生活習慣,若是飲食又較為辛辣刺激的朋友們,就容易...

孕婦染疫重症風險較高 醫師呼籲:孕婦應列入優先施打族群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6-09 10:23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6-09 10:23

國內當前正面臨新冠疫情嚴重肆虐,台灣染疫死亡率2.4%高於世界平均2.2%,同時也打破被國外視為「防疫模範生」稱號,而今正面臨疫苗嚴重缺乏,至今民眾昂首盼望政府能快速解決民眾須求,接種疫苗是...

太谿可補腎陽。(南投醫院提供)

在宅防疫規律作息、飲食均衡 按3穴位按摩提升免疫力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6-09 07:00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6-09 07:00

疫情三級警戒延至6月28日,民眾多配合政策居家防疫,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不必要的與人接觸外,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中醫科推薦疫情當下,避免外出的同時,除可藉由規律作息、飲食均衡來保持抵抗力,在...

醫生說明。林重鎣翻攝

男罹罕病血小板增多症多次徘徊鬼門關 順利重拾健康娶妻生子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9 06:0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9 06:00

31歲林先生三年前因心肌梗塞送醫急救, 心導管發現右冠狀動脈大量血栓造成血管阻塞, 安排多次血栓抽吸術後仍有殘存血塊,抽血發現血小板數目極高, 確診為血小板增多症,爾後又因另一條血管阻塞, ...

端午吃粽也能進補 營養師推薦補骨健康粽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08 07:2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08 07:20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營養師黃琳惠和黎姵吟教大家把補骨食材運用在粽子裡!世界骨質疏鬆基金會(IOF)報告顯示,50 歲以上女性每2位就有1位有骨鬆性骨折,男性則是每5位也有1位,貯存「骨本」刻...

思覺失調症配合醫囑 可穩定工作維持日常生活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07 13:03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07 13:03

40歲的王先生(化名)長期因人際關係敏感而無法維持穩定工作,逐漸退縮在家,家人注意到經常自言自語、有如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一般,便帶至精神科就診,醫師診察後診斷為思覺失調症。然而因持續一段時間未...

醫生建議長者可先打肺炎鏈球菌。林重鎣攝

新冠肺炎疫苗還在等 醫師建議長者可打「13價肺炎鏈球菌疫苗」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7 10:5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7 10:50

國內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延燒, 重症及死亡案例更不斷增加,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數據統計, 以糖尿病患致死率最高。太平長安醫院新陳代謝科徐盛邦醫師呼籲,在疫情威脅下糖尿病更...

醫生說明。林重鎣攝

肺腺癌出現變異株 侵襲力更強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5 01:07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5 01:07

近日國內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發,源自英國的變異株病毒, 它的傳染力很強,嚴重度與死亡率節節上升,令國人憂心忡忡。 而在肺癌的治療上,同樣也面臨變異株的侵襲。長安醫院胸腔內科許人文副院長的一位6...

醫生指手術位置。林重鎣攝

老翁車禍擦撞倒地竟致主動脈剝離 套膜支架手術救一命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2 07:4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02 07:40

82歲林先生不菸不酒,20年前曾因勞累發生心肌梗塞, 經執行心導管手術後順利恢復,不料日前外出時被汽車撞倒在地, 當下雖無大礙,過了幾天卻感到胸悶、頭暈等身體不適症狀, 赴醫檢查竟發現為B型...

如何健康吃粽子 營養師提供營養5撇步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6-02 07:00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6-02 07:00

端午佳節即將到來,受疫情嚴峻影響,家人恐無法齊聚吃粽子,但如何吃出健康,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營養師江奕欣提出營養5撇步,分別是一:挑選種類,健康食材。二:確認熱量,避免過量。三:增加高纖,時令...

疫情和疫苗需要雙控,才能避免失控!

醫學會聯合基層診所嚮應防疫政策 志願支援疫苗接種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1-06-01 11:56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1-06-01 11:56

新冠病毒襲捲全世界,台灣身為防疫的模範生,5月因為英國變種病毒B117肆虐,造成確診數増加,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由於疫苗陸續到位,衛福部為提高疫苗接種率,達標群體免疫,盡早讓台灣民眾回復正常...

緊盯線上教學 國中生視力暴增200度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5-31 10:17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5-31 10:17

一名國二的學生,原本兩眼近視約150度,近來眼睛痠麻腫痛,視力模糊,甚至無法對焦,家長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經過檢查發現學生近視竟然暴增至350度,假性近視高達200度...

彰縣第一批  25位輕症新冠患者服用清冠一號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5-29 03:23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5-29 03:23

臺灣清冠一號上市,衛福部彰化醫院昨天收到中藥廠送來的新藥之後,中醫科醫師會同胸腔科、感染科醫師針對COVID-19輕症患者討論病情,28日由中醫科主任馮天祥逐一和輕症的確診患者視訊,有25位...

鴨子走路腿。林重鎣攝

阿公鴨子走路多年 微創膝關節手術解套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5-29 01:06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5-29 01:06

72歲林伯伯多年退化性關節炎,近來痛到都無法爬樓梯, 長安醫院骨科副院長林茂仁醫師表示, 病患雙腳膝蓋嚴重變形,導致原本的O型腿更明顯, 走路看起來像鴨子,此次用微創手術完成兩側膝關節置換,...


大甲李綜合醫院身心科主任劉又銘醫師建議民眾可善用所謂「三多三少」的概念法,幫助自己釋放疫情所帶來的身心壓力。(記者陳榮昌攝)

改善疫情壓力 醫師教你「三多三少」概念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1-05-27 07:00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1-05-27 07:00

疫情持續延燒,民眾每天擔心受怕,開始出現睡不著、睡不好、睡不飽,甚致胸悶、氣喘、頭暈,有時還會疲累、發抖、手麻,這些情況很明顯地是受到疫情所帶來的壓力影響,防疫生活下大家身心壓力緊繃,生活負...

北港媽祖醫院對於部分病患擔憂疫情,不敢親自到院看病,推出「通訊門診」,零接觸減少感染風險。

防治疫情落實零接觸 媽祖醫院通訊診療上線

地方中心/採訪報導
2021-05-26 06:20
地方中心/採訪報導
2021-05-26 06:20

隨著國內疫情升溫,各級醫院陸續進行醫療降載、TOCC實聯制等防疫應變措施,對於部分病患擔憂疫情風險,不敢親自到院看病,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配合健保署於即日起至5/28推出「通訊門診」,對...

醫生診治。林重鎣攝

中西醫整合照護奏效 乳癌婦克抗病魔拚重生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5-26 06:0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5-26 06:00

40歲許女士有乳癌家族史,但因工作忙碌,經常忽略定期篩檢, 直到摸到左側乳房有硬塊,驚覺大事不妙, 赴醫確診已是乳癌第三期,醫師建議採取抗賀爾蒙藥物治療, 卻出現類更年期症狀,她為此相當困擾...

透過健康飲食提升免疫力 營養師傳授「居家防疫菜單」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5-25 10:29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5-25 10:29

全國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實施「大人居家辦公、小孩停課不停學」,從幼兒園到大學紛紛實施線上教學或自主學習,上班族也落實居家辦公、防疫假,全民乖乖待在家隔離做好個人健康防護。超市賣場出現掃貨備糧...

5歲女童長期糞便有血 無痛大腸鏡驗出潰瘍性結腸炎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5-25 07:2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5-25 07:20

5歲黃小妹(化名)自8個月大起,母親便發現其糞便有血,長達4年吃軟便劑仍治療效果不彰。女童5歲時,媽媽帶女童前往翁佩魁小兒科診所就醫,診所醫師仔細評估後轉介至新竹臺大分院生醫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 135
  • 136
  • 137
  • 138
  • 139

推薦新聞

三高在年輕族群中常缺乏明顯症狀,應依賴血壓計等醫療工具進行持續監測與管理。

及早開始控制三高 守護心血管健康

2025-05-12 10:47

成人也會有過動症應予正視及早就醫諮商。(衛生局提供)

認識成人過動症ADHD 了解症狀及早求助

2025-05-02 11:12

老菸槍自詡歌王愛獻唱但卻頻頻狂咳、中氣變差 竟是癌王找上門

2025-04-29 12:45

白天疲憊夜晚卻難眠 醫: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2025-04-21 16:14

半百婦「爬沒兩層樓就腿軟」驚見肌少症上身 醫警告:非老人專利

2025-04-21 12:40

差點截肢!糖友驚見鞋子滲血 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 

2025-04-15 13:05

面對關稅衝擊引發股市震盪 醫:留意壓力反應

2025-04-09 10:37

小心恙蟲 清明掃墓、踏青防護不可少

2025-04-01 14:22

32歲跑馬拉松昏倒兩次 醫:提防急性心肌梗塞

2025-03-31 10:31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專家點名「這區域」慶祝行情來了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專家點名「這區域」慶祝行情來了

熱門新聞

  • 南投醫院為志工隊辦肌少症健康講座。(南投醫院提供)

    肌少症非年長專屬 醫:40歲後應展開預防

    2025-05-17 17:23

  • 吞嚥困難也能吃得好 彩虹食材提升營養照護

    2025-05-18 10:18

    / 2
  • 建構急重症後送生命線 新竹臺大分院「葉克膜後送中心」不眠不休堅持

    2025-05-19 12:39

    / 3
  • 端午節養生不怕胖 營養師推「食五紅」保健康

    2025-05-19 11:00

    / 4
  •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2025-05-20 06:00

    / 5
  • 端午食粽聰明減油 營養師建議以蒸煮取代油炒

    2025-05-20 10:30

    / 6
  • 健檢有血尿恐是腎結石惹禍 醫提醒預防七招要落實

    2025-05-20 11:19

    / 7

本站由大運聯和國際有限公司所維運

© 2015-2025 TaiwanHo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886-2-8522-7968 客服信箱:service@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