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新聞快訊 /
  •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06:00)
  • 建構急重症後送生命線 新竹臺大分院「葉克膜後送中心」不眠不休堅持 (12:39)
  • 端午節養生不怕胖 營養師推「食五紅」保健康 (11:00)
  • 吞嚥困難也能吃得好 彩虹食材提升營養照護 (10:18)
  • 肌少症非年長專屬 醫:40歲後應展開預防 (17:23)
  • 一直流鼻血是鼻咽癌前兆? 醫曝關鍵差別 (08:20)
  • 中年女子頭暈多年 手愈動頭愈晕 竟是患罕見「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 (07:20)
  • 醫美詐騙新手法!「打假鳳凰電波還被制止查驗」消費者怒控受騙過程 (16:46)
  • 鼻胃管竟在胃裡打結 醫師這樣做順利拔管恢復正常進食 (15:06)
  • 想去海外旅遊看動物遷徙 醫提醒:這些疫苗你打了沒? (06:00)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5-20 06:00

隨著現代人長時間久坐及不良姿勢習慣的增加,頸因性頭痛成為越來越常見的健康問題。51歲林先生長年從事辦公室管理工作,因久坐導致肩頸僵硬,在近半年裡,他頻繁出現後腦與頸部疼痛,並伴隨頭暈、耳鳴等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健康頻道
醫生說明。林重鎣攝

小心睡到缺氧! 睡眠呼吸中止症別輕忽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7-08 10:13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7-08 10:13

54歲許先生長期有打呼、睡很久仍感到疲累, 甚至半夜呼吸不順驚醒的現象,也曾因精神不濟差點出車禍, 連帶太太也睡不安穩,擔心先生會在睡夢中猝死。 這些狀況逐漸嚴重,因而前來長安醫院耳鼻喉科,...

衛福部通過外用非類固醇藥膏 可用於嬰幼兒異位性皮膚炎治療

記者林茂榮/採訪報導
2021-07-07 15:35
記者林茂榮/採訪報導
2021-07-07 15:35

在台灣,幾乎每五位嬰幼兒就有一位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為兒童最常見的慢性皮膚疾病之一,也是過敏三部曲(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鼻炎、氣喘)中的首發疾病。異位性皮膚炎好發於幼兒時期,長庚紀念醫院皮膚...

醫師建議用情緒光譜拉近親子關係。林重鎣攝

停課延長爸媽崩潰蓋「罰站樓」 醫:可善用情緒光譜和創意拉近親子關係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7-06 13:17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7-06 13:17

受疫情影響,全台幼托園所持續停課,4歲「小羽」自停課在家, 因無處消耗體力和探索學習,每天都挑戰父母忍耐極限, 親子衝突戲碼天天上演,爸媽崩潰怒蓋「罰站樓」。復健科醫師建議 ,以認知/知覺功...

李醫師要大家護好足踝。(南投醫院提供)

居家防疫想運動 要顧好足踝防受傷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7-06 10:29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7-06 10:29

疫情關係運動場所暫停營業,宅在家一樣可以適當運動,在有限的空間裡沒有教練指導,很容易造成足踝部的傷害,除了在運動時穿上適合的鞋襪,應如何避免受傷?部立南投醫院骨科醫師李承翰提出幾項建議,讓大...

226超級鐵人夫妻檔 十字韌帶斷裂術後1年重返賽事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7-06 07:2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7-06 07:20

熱愛226超級鐵人高手的夫妻檔,因後十字韌帶斷裂到安南醫院骨科求診,經方啟榮醫師詳細評估,決定施行手術及復健規劃。 術後,方啟榮醫師耳提面命醫囑這對夫妻,勿心急復出,提早回場會增加所移植的...

失智症居家防疫 物理師:莫忘規律運動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7-06 06:0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7-06 06:00

三級警戒持續延長,失智症病友無法前往失智據點活動,加上長期居家無法外出,對於家屬形成很大的照顧壓力。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楊榮真物理治療師說明,規律運動可促進大腦血液循環、維持體能,提醒居家防疫...

醫生作說明。林重鎣攝

3D導航精準椎弓釘植入 治好擾人坐骨神經痛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7-02 14:25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7-02 14:25

56歲李先生腰椎痛到沒辦法伸直, 曾在桃園某診所做過二次內視鏡治療,但今年庝痛更嚴重, 經朋友介紹來長安醫院就診, 核磁共振檢查為椎間盤突出造成坐骨神經痛, 骨科楊志鴻主任透過最新的電腦斷層...

新冠不只是肺炎 留意陽痿不舉、不孕後遺症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7-02 06: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7-02 06:00

新冠肺炎籠罩全世界一年多了,近期台灣三級警戒更是讓人風聲鶴唳,安南醫院泌尿科董聖雍醫師提醒大家,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所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不只對肺部有影響,日後亦須注意對泌尿系統和生...

戴口罩運動 醫師:不會造成休克或呼吸衰竭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30 14:57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30 14:57

面對Covid-19三級警戒,每天下班後會去河濱公園跑步的小陳,偶爾還是會戴上口罩出門運動,但是隨著天氣日漸炎熱,戴著口罩跑步實在不舒服,上個月還有民眾戴口罩夜跑昏倒的新聞,到底該怎麼做才能...

醫生說明。林重鎣攝

估壽命僅剩一個月 免疫治療助肝癌末期菇農重生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29 12:23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29 12:23

65歲許姓菇農患有B肝卻未定期追蹤,除了白天工作, 夜裡也須關注菇類生長狀況;三年前他因腹痛休克送急診, 不幸確診第四期肝癌,原本預估壽命僅剩一個月,所幸藉由化放療、 栓塞、手術、標靶藥物、...

防疫也要防中暑 醫:隨時補充水分及電解質遠離熱傷害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6-28 12:28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6-28 12:28

全民防疫宅在家,仍有在外忍受酷暑天氣工作的民眾,奇美醫學中心職業醫學科主任蘇世斌教授表示,防疫之外也要防中暑,不是宅在家就不會中暑,而中暑嚴重者可能失去生命,其住院者以高齡者居多,呼籲民眾要...

確診個案返家後 醫師:恐有七成出現症候群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28 10:35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28 10:35

許多人確診就醫後陸續出院、或是離開防疫旅館返家休養,在身體幾乎驗不到病毒,傳染他人風險已經微乎其微之後,這些個案是否有留下任何後遺症呢?中國醫藥學院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姜學斌提醒大家,即使...


新冠病毒疫情嚴峻中,對於「快樂缺氧」慢性低血氧的症狀,惡化到死亡的時間可能只有半天時間,大甲李綜合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黃朝新醫師說明防範病情惡化治療要點。(記者陳榮昌攝)

「沈默缺氧」導致急速猝死 醫師建議每日監測血氧濃度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1-06-26 08:00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1-06-26 08:00

新冠病毒疫情中,陸續傳出確診者在家猝死的消息,「快樂缺氧」被稱為「隱形缺氧」或「沈默缺氧」,意指慢性低血氧的症狀。患者在這種情況下,通常初期缺氧會不自覺,不會特別不舒服,也不會喘。大甲李綜合...

周介仁醫師提醒眼睛不適應即就醫。(南基醫院提供)

女子急性視神經發炎 短短7天視力減退到只剩看到光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6-26 07:20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6-26 07:20

人人都應該珍視自己的靈魂之窗,一名蕭姓女子,在家庭、工作兩頭忙,原本引以自豪的是擁有一雙好視力的眼睛,突然於數月前短短一個禮拜時間,左邊眼睛視力竟然快速減退到只能看到光,患者由外縣市診所轉到...

懷孕35週的陳如君昨天前往西區衛生所接種疫苗,醫師湯書亞正在進行施打前衛教/陳致愷翻攝

開放孕婦接種疫苗 醫師:免於重症風險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1-06-26 07:00
記者陳致愷/嘉義報導
2021-06-26 07: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將孕婦納入第6類實施對象,嘉義市政府6/23起開放全市6個醫療院所預約接種,部分孕婦對疫苗安全仍有疑慮,嘉義市西區衛生所湯書亞醫師表示,到目前為止無發現孕婦施打疫苗有...

疫苗施打 – 體溫/血壓量測。

孕婦疫苗開打 彰基籲民眾  共築群體免疫牆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
2021-06-24 23:46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
2021-06-24 23:46

近期因新冠疫苗陸續抵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擴大接種對象從7類到10類,最新公費施打順位也納入孕婦;彰化基督教醫院配合政策設置疫苗接種專區、也前往養護之家服務,截至6月22日止,已為包含員工...

醫生作說明。林重鎣攝

多囊性卵巢染疫風險偏高 醫:控制體重才能改善症狀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23 11:37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6-23 11:37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是常見的婦科疾病, 近期英國研究團隊發現,患有PCOS的女性染上新冠肺炎的風險, 比非患者高出51%。長安醫院婦產科魏沛秝醫師表示, 台灣的盛行率大約是5-10%...

心臟疾患病人可以接種新冠疫苗嗎? 醫師:強烈建議要打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23 11:3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23 11:30

吳先生是68歲的門診病人,心臟有心律不整,又有裝支架在吃抗凝血藥物,最近疫情這麼緊張,很想去打疫苗,但是又擔心會有血栓問題或其他副作用的風險。神色匆匆的到診間,面色緊張的請教心血管中心林廷澤...

居家防疫莫忘維持運動 兩套上下肢體居家運動喚醒核心肌群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23 10:19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6-23 10:19

防疫三級警戒期間,颳起一陣居家健身熱潮。但長期待在家沒運動,導致代謝率下降,在家使用電腦久坐,長期姿勢不良並且缺乏運動,導致腰酸背痛。物理治療師鄞瑩衫傳授兩種上下肢體居家運動,待在家也能動起...

隋醫師提醒選擇適合臉型的配件很重要。(南投醫院提供)

戴護目鏡頭好痛 原來是眶上神經痛作祟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6-23 07:00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1-06-23 07:00

全民防疫,配合政策民眾外出時會配戴口罩,而有人會隨身攜帶酒精,搭配護目鏡、雨衣、手套等防疫裝備,力求降低病毒沾染的機會。近期陸續有民眾反應在戴上護目鏡護面罩後,出現頭痛症狀。醫師指出,這種頭...

  • 133
  • 134
  • 135
  • 136
  • 137

推薦新聞

三高在年輕族群中常缺乏明顯症狀,應依賴血壓計等醫療工具進行持續監測與管理。

及早開始控制三高 守護心血管健康

2025-05-12 10:47

成人也會有過動症應予正視及早就醫諮商。(衛生局提供)

認識成人過動症ADHD 了解症狀及早求助

2025-05-02 11:12

老菸槍自詡歌王愛獻唱但卻頻頻狂咳、中氣變差 竟是癌王找上門

2025-04-29 12:45

白天疲憊夜晚卻難眠 醫: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2025-04-21 16:14

半百婦「爬沒兩層樓就腿軟」驚見肌少症上身 醫警告:非老人專利

2025-04-21 12:40

差點截肢!糖友驚見鞋子滲血 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 

2025-04-15 13:05

面對關稅衝擊引發股市震盪 醫:留意壓力反應

2025-04-09 10:37

小心恙蟲 清明掃墓、踏青防護不可少

2025-04-01 14:22

32歲跑馬拉松昏倒兩次 醫:提防急性心肌梗塞

2025-03-31 10:31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專家點名「這區域」慶祝行情來了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專家點名「這區域」慶祝行情來了

熱門新聞

  • 一直流鼻血是鼻咽癌前兆? 醫曝關鍵差別

    2025-05-17 08:20

  • 中年女子頭暈多年 手愈動頭愈晕 竟是患罕見「鎖骨下動脈竊血症候群」

    2025-05-17 07:20

    / 2
  • 肌少症非年長專屬 醫:40歲後應展開預防

    2025-05-17 17:23

    / 3
  • 吞嚥困難也能吃得好 彩虹食材提升營養照護

    2025-05-18 10:18

    / 4
  • 建構急重症後送生命線 新竹臺大分院「葉克膜後送中心」不眠不休堅持

    2025-05-19 12:39

    / 5
  • 端午節養生不怕胖 營養師推「食五紅」保健康

    2025-05-19 11:00

    / 6
  •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2025-05-20 06:00

    / 7

本站由大運聯和國際有限公司所維運

© 2015-2025 TaiwanHo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886-2-8522-7968 客服信箱:service@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