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臨別贈言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11-19 09:45

2025年11月10日,巴菲特以「going quiet」(歸於沉寂),寄出卸任CEO前的最後一封股東信,正式宣布結束長達六十餘年的股東信傳奇,以一貫平實語氣、敏銳洞見,勉勵大家珍惜人生、堅守原則並傳遞善良,相信善行與信任比資本更持久。信中針對事業、人生、財富傳承以及現代企業治理留下多項重點啟示與臨別贈言,分享如下:

正面看待錯誤和改善空間

巴菲特坦言:「幸運女神眷顧我大半生」,並呼籲「選對英雄並效法他們」,正面看待錯誤和改善空間。他表示:「偉大不是金錢、名聲或權力,而是善行。善良無價。清潔工和董事長一樣,都是人。」並強調財富應在「巔峰時刻有意義地分配」,才能兼顧家族和社會,批評現代企業高層酬勞的「炫富與攀比」文化,並直言薪酬透明規範未必能解決問題。

巴菲特臨別贈言與人生建議:(1)珍惜時間,投入熱愛的人事物。(2)擁抱簡單,避免複雜、遠離債務,讓心靈自由。(3)選擇榜樣並努力效法,「你永遠不會完美,但可以一直變得更好。」(4)保持信念與耐心,勿過度在意短期波動。(5)學會感恩,明白幸運與機會來自時代背景與社會結構。(6)偉大來自善良,衡量自己與企業成就亦應以心胸與善行為準則。

以善良與智慧為內心明燈

在全球投資圈的搭檔中,芒格和巴菲特可謂是神仙級的組合,絕對的黃金搭檔,相識六十多年,芒格曾表示,「巴菲特受益於身邊有一個懂行並(願意)說話的人,我認為我在這方面非常有用。」而巴菲特曾表示:「如果沒有查理的靈感、智慧和參與,波克夏.海瑟威公司不可能發展到現在的地位」。

芒格鼓勵世人「保持信念,不忘初心,選擇善良與智慧同行」,與巴菲特的臨別贈言隔空呼應,留給後人的知行合一的生活準則與人生哲學,更是投資人每天面對爾虞我詐的股市裡,內心的一盞明燈。

芒格最後年度股東會的臨別贈言:(1)人生最大的教訓之一,就是遇到壞影響的人,請盡快讓他們離開你的生活。(2)我想知道自己會在哪裡死去,然後永遠不去那裡。(3)價值投資者的時代越來越難了,因為競爭者太多。要做好準備,只能獲得較少的回報。(4)如果你能找到幾家真正優秀的公司,盡量多持有幾家,這是成功的關鍵。

面對AI熱潮與AI泡沫爭論,投資人可以如何運用巴菲特與芒格的投資經驗與智慧,在這場號稱第四次工業革命的產業趨勢,避開風險、獲取利潤呢?巴菲特與芒格在面對AI熱潮、產業泡沫爭議時,主張投資人應回歸基本面、長期主義與逆向思考原則,用嚴謹的方法避開風險、爭取穩健獲利。

AI業績成長須有核心競爭力

巴菲特近年AI領域相關持股(如蘋果、亞馬遜、Google),並非純粹押注AI,而是投資那些有核心競爭力、受惠AI而業績成長的企業,而非高風險炒作標的。芒格一再強調逆向思維,高估值、資本支出巨大而缺乏明確護城河的企業需謹慎對待,避免重蹈網路泡沫覆轍。芒格警告投資人冷靜看待AI創新,他表示:「AI很重要,但泡沫與荒謬很常見」。

總結來說,巴菲特與芒格教導投資人,在AI科技革命或AI泡沫階段,「只投資能長期理解與信任的企業,勿被熱潮沖昏頭腦」,以逆向思維和基本面檢驗做風險防禦與價值擷取,並持續反思、不斷修正與等待價值兌現。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