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經濟在2025年上半年繳出亮眼成績單,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達5.45%,第二季更衝上8.01%。在AI應用與資通產品需求持續熱絡的帶動下,台灣出口動能強勁,這股經濟暖流也逐漸滲透到民間消費市場。
十月台股延續創高走勢,加權指數在十月二十二日收在27,648點。股市熱絡帶來的財富效應,讓許多投資人荷包滿滿,消費信心也跟著水漲船高。走進台北東區商圈,餐廳候位人潮、百貨公司的購物袋,都在訴說著這波消費復甦的故事。
2025年第一季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達4兆7,914億元,年增6.68%。特別是餐飲業表現搶眼,營業額達2,739億元,年增3.73%,繼續創下歷史新高。從高檔餐廳到平價美食,各個價位帶都感受到消費者願意花錢的熱情。
民間消費模式也正在轉變。團購已成為購買食品的重要管道,2024年第二季台灣食品團購市場規模達115億新台幣,全台超過三成家庭參與團購。從LINE群組到Facebook社團,這些數位平台串起了新型態的消費網絡。
面對這波消費熱潮,有人選擇透過信用卡累積紅利點數,也有人透過分期付款讓購物更彈性。對於需要短期資金周轉的民眾來說,新北汽車借款等融資管道,也成為靈活運用資產的選擇之一。
儘管美國關稅政策與全球貿易戰的不確定性造成金融市場波動,台灣的內需市場卻展現出令人驚喜的韌性。勞動市場穩步變化,失業率微減至3.33%,穩定的就業環境成為支撐消費動能的重要基礎。
零售業者觀察到,消費者不再只追求便宜,而是更重視品質與體驗。2025年整體台灣民生快消市場銷額預估年成長3%,這個數字背後,反映的是台灣民眾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從有機食品到個人護理用品,願意為品質買單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經濟成長主要動能來自軍公教與最低工資上漲帶來的消費刺激,以及AI相關產業與政府公共建設的投資。當荷包變厚了,人們自然願意在生活中投入更多。無論是週末的家庭聚餐、偶爾的小奢侈,或是為家人添購新物,這些看似微小的消費決策,匯聚成推動經濟前進的巨大力量。
站在2025年下半年的時間點回望,台灣消費市場展現的不只是數字成長,更是一種對未來的信心。在全球經濟仍充滿變數的此刻,台灣民眾用實際行動,為自己的生活品質投下信任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