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新聞快訊 /
  • 拜登攝護腺癌末期震撼全球 醫師呼籲國人不可輕忽 (06:00)
  • 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醫籲3族群注意復發風險 (21:24)
  • 端午美食有「粽」點 閃開健康地雷顧腸保胃這樣吃 (20:25)
  • 紅疹非過敏 小心是EB病毒作怪 (12:55)
  • 陰道雷射治療 醫:改善各種陰道相關症狀的新選擇 (14:54)
  • 反覆嘴破、黏膜發白 醫:當心扁平苔癬悄悄來襲 (06:00)
  • 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跨院接力103天守護生命奇蹟 (16:47)
  • 父子雙雙鼻塞難眠 靠這招重獲呼吸自由 (13:58)
  • 重度3C族練出「烏龜頸」「富貴包」 浮針療法改善肩頸疼痛 (12:38)
  • 健檢有血尿恐是腎結石惹禍 醫提醒預防七招要落實 (11:19)

拜登攝護腺癌末期震撼全球 醫師呼籲國人不可輕忽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05-24 06:00

美國前總統拜登先生罹患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的新聞令人震驚難過。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泌尿科陳炫達主任相當詫異,他認為拜登先生已經攝護腺癌末期了,應該更早被診斷出來,進而治療的。根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9年的統計,臺灣的攝護腺...

健康頻道

好玩比腕力 健身教練手臂斷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21 10:37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21 10:37

24歲健身教練因為好玩,跟朋友比腕力,沒想到用力過度,右手臂斷了,嚴重骨折。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急救,經過x光,確診為右上臂肱骨螺旋性移位骨折,骨科主任王鍵元立即開刀,施以「開放復位鋼...

主動脈狹窄真要命 醫師:初、中期患者沒有症狀令人害怕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0-04-21 07:00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0-04-21 07:00

國標舞女王劉真因為主動脈瓣膜狹窄接受心臟手術時併發心臟驟停,在經歷 35 天的搶救後仍不幸離世,主動脈狹窄疾病因此引起大眾關切。員榮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郭勛南醫師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疾病有先天性...

鄭凱駿醫師。

閉合不全?術中出血? 眼瞼肌手術前不能不知的風險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17 15:58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17 15:58

想要拯救垂垂眼,讓眼睛看起來更大更有神,卻又對手術充滿恐懼。醫師表示,以眼瞼肌手術來說,主要會有兩大風險,第一是術後會有短期的閉眼不全,第二則是在術中、術後可能會有的出血問題。其實最重要的是...

蕁麻疹。

兒童急性蕁麻疹 竟是黴漿菌惹的禍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0-04-17 07:40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0-04-17 07:40

蕁麻疹是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疾病之一,其過敏反應和體內的肥大細胞及嗜鹼性球有關。奇美醫學中心兒科部主治醫師陳威毓收治1名急性蕁麻病童,經檢驗後發現竟是黴漿菌惹的禍,抗生素合併抗組織胺治療,很快就...

核醫心肌灌注掃描 精確判讀心臟肌肉有無缺血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16 10:23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16 10:23

59歲的劉姓病患確診為肺腺癌,近來因為下背痛,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作進一步的追蹤,抽血發現腫瘤指數CEA異常升高至700多,經核醫骨骼掃描,發現劉姓病患癌細胞已轉移到骨骼,透過核醫科的...

上腸繫膜動脈症候群作怪 女大學生吃東西吐不停竟成紙片人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14 10:43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14 10:43

19歲的女學生一年多前開始沒有辦法正常吃東西,常常吃一點東西就覺得飽,最後甚至吃東西就會馬上有噁吐感,體重因此下從59公斤降到42公斤,家人一開始擔心是壓力太大,於是到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

保護自己更保護伴侶 讓菜花遠離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11 09:14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11 09:14

臺北榮總新竹分院婦產科最近門診遇上特別的案例,56歲女性最近在泌尿外科做體外震波碎石術,但是大陰唇的位置靠近肛門周圍有顆小腫瘤,被轉介至李竑叡醫生的門診。在門診,上檢查台一看,發現是菜花,單...

賴信興醫師。

術後秒變大眼?睜眼瞬間卻嚇傻 眼瞼肌手術保養祕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09 15:44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09 15:44

「開完刀睜眼的瞬間,怎麼眼睛看起來瘀青又腫到不行,更可怕的是還閉不太起來...」這幾乎是每個動完眼瞼肌手術後女孩的心聲,其實在眼瞼肌手術後,幾乎每個人都會有「暫時」併發症,其中最多人擔心的,...

台北緻美整形外科診所的陳祉璇醫生進行療程。

母親節送什麼禮物? 愈來愈多母女選擇一起悄悄變美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07 15:5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07 15:53

母親節即將到來,整形外科診所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女生選擇把醫美療程當作母親節禮物,不只為自己,也希望幫心愛的媽媽翻轉青春。而拉提、雷射、微整療程,都是媽媽變美的熱門口袋名單。俗話說,預防勝於治...

 醫生看診。非當事人  院方提供

怕疫情不敢就醫 85歲奶奶中風致半癱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4-07 13:01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4-07 13:01

85歲張奶奶患有三高及心律不整,平時規律服藥也能自理生活, 但上月上午菜園種菜時,起身感覺右腿麻, 中午吃飯時右手無法拿筷,家人見狀起初並不在意, 加上疫情籠罩不想進醫院,直到晚上症狀仍無改...

一階段「迷你腎臟鏡碎石手術」 0.6公分傷口無石一身輕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07 12:05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4-07 12:05

60歲的吳姓病患數年前因腎結石,到醫院作了兩次體外震波碎石,兩次都失敗,結石還是存在。今年結石復發變大,不只腰痛難忍還出現血尿,求助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羅敏誠,羅敏誠施以「迷你...

銀髮族飲食妙招 營養師建議「對、夠、下、巧」均衡營養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4-06 14:26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4-06 14:26

台灣已成高齡化社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如何避免身體機能的衰退,維持良好的體力與營養是一大重點,高齡者的營養狀況除了受到不良的生活習慣影響外,也因器官的衰退導致進食、吸收能力也會下降,台南市立醫院...

每到春天睡不飽沒精神 中醫:可能是「春困」上身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0-04-06 11:14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0-04-06 11:14

節氣轉變老是感到昏昏沉沉、全身沒勁嗎?台中市一名從事業務工作的許先生,近來總是感覺睡不飽,精神差,工作效率低落,還一度在重要會議中恍神遭到主管責罵,中醫師提醒,這可能是「春困」上身。 台中...

健檢發現14顆肺結節嚇壞 醫師建議抓大放小除惡安良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0-04-06 11:13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0-04-06 11:13

台中市一名 50 歲女性,在健康檢查時發現肺部有14顆大小不一的肺結節,第一時間嚇壞了。醫師表示,如果這些肺結節要全部手術切除,將影響病患肺功能,因此「抓大放小、除惡安良」是手術的原則。 ...

(圖/黃千耀醫師)

乾燥性、異位性皮膚炎皮膚好脆弱 恐變成肺炎病毒感染突破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01 12:2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4-01 12:23

自2020年初爆發新型冠狀病毒(別稱:COVID-19、武漢肺炎)全球確診病例仍持續增加中,台灣截至當前215名確診病例2人死亡。武漢肺炎病毒因傳染性強,潛伏期長,逐漸形成民眾每日外出時配戴...

柳營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趙頌慈醫師。

腫瘤減積手術搭配腹腔溫熱化學治療 成為腹膜腫瘤治療新利器

記者吳仁傑/台南報導
2020-04-01 11:25
記者吳仁傑/台南報導
2020-04-01 11:25

根據衛生福利部公佈的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已多年蟬聯首位,其中以腹膜腫瘤轉移在治療上最為棘手,其來源包括胃癌、大腸直腸癌、闌尾癌、卵巢癌,和少數可能為胰臟癌、膽道癌、子宮頸癌及較為罕見的腹膜...

醫生問診。林重鎣攝
 

婦誤信謠言「可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食用不明草藥險喪命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4-01 04:23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4-01 04:23

台中60歲張媽媽本身患有B肝, 聽聞喝坊間宮廟所調配的草藥,將能有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沒想到連續喝三周後,陸續出現黃疸、腹水等症狀, 赴醫緊急透過保肝劑治療後,才撿回一命,醫師提醒, 防疫...

錯誤坐姿造成肌肉酸痛、肩頸僵硬,嚴重則會影響身體正常體態及外觀

頭痛手麻肌肉僵硬 長期姿勢不良惹禍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0-03-31 16:59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0-03-31 16:59

衛福部臺北醫院中醫科賴博政醫師指出,35歲的李小姐長期頭痛、手麻、肌肉僵硬,近期症狀加劇,脖頸轉動困難,幾乎每日都要在後頸、手前臂貼痠痛貼布才舒服,偶而還會呼吸不順,影響生活、睡眠及工作狀況...

心臟病免開刀 員榮率先引進體外反搏治療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0-03-31 04:37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0-03-31 04:37

藝人高以翔不幸猝死、國標舞女王劉真驟逝,讓一般民眾更加關注到心臟病的相關問題。而隨著飲食西化的結果,國人罹患心臟血管疾病越來越多,接受心導管手術病人與日俱增,但並不是每一位患者都適合心導管手...

貪圖填充物微整效果 太常施打小心出現鈣化問題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3-30 16:11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3-30 16:11

為了擁有有如韓星一般的高挺美鼻,害怕動刀的民眾,都會投靠填充物進行微整形。只是難免會因為施打次數太過頻繁,讓鼻子腫大變形,甚至因為無法被人體吸收,發生鈣化的問題。醫師表示,其實以微整形來說,...

  • 174
  • 175
  • 176
  • 177
  • 178

推薦新聞

新生兒醫療團隊的堅持守護早產兒生命,讓嬰兒可以快樂健康長大。圖/彰基醫院提供

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跨院接力103天守護生命奇蹟

2025-05-21 16:47

三高在年輕族群中常缺乏明顯症狀,應依賴血壓計等醫療工具進行持續監測與管理。

及早開始控制三高 守護心血管健康

2025-05-12 10:47

成人也會有過動症應予正視及早就醫諮商。(衛生局提供)

認識成人過動症ADHD 了解症狀及早求助

2025-05-02 11:12

老菸槍自詡歌王愛獻唱但卻頻頻狂咳、中氣變差 竟是癌王找上門

2025-04-29 12:45

白天疲憊夜晚卻難眠 醫: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2025-04-21 16:14

半百婦「爬沒兩層樓就腿軟」驚見肌少症上身 醫警告:非老人專利

2025-04-21 12:40

差點截肢!糖友驚見鞋子滲血 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 

2025-04-15 13:05

面對關稅衝擊引發股市震盪 醫:留意壓力反應

2025-04-09 10:37

小心恙蟲 清明掃墓、踏青防護不可少

2025-04-01 14:22

一年就暴跌15% 高雄這2區「跌回1字頭」

一年就暴跌15% 高雄這2區「跌回1字頭」

熱門新聞

  • 總院長陳穆寬教授(左二)、陳達人主任(右三)、楊淑妮專護(左一)與病友洪小姐(右二),呼籲病友定期回診追蹤、持續關注醫療發展、遵從醫囑持續治療,降低復發風險。圖/彰基醫院提供

    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醫籲3族群注意復發風險

    2025-05-23 21:24

  • 拜登攝護腺癌末期震撼全球 醫師呼籲國人不可輕忽

    2025-05-24 06:00

    / 2
  • 端午美食有「粽」點 閃開健康地雷顧腸保胃這樣吃

    2025-05-23 20:25

    / 3
  • 紅疹非過敏 小心是EB病毒作怪

    2025-05-23 12:55

    / 4

本站由大運聯和國際有限公司所維運

© 2015-2025 TaiwanHo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886-2-8522-7968 客服信箱:service@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