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新聞快訊 /
  • 拜登攝護腺癌末期震撼全球 醫師呼籲國人不可輕忽 (06:00)
  • 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醫籲3族群注意復發風險 (21:24)
  • 端午美食有「粽」點 閃開健康地雷顧腸保胃這樣吃 (20:25)
  • 紅疹非過敏 小心是EB病毒作怪 (12:55)
  • 陰道雷射治療 醫:改善各種陰道相關症狀的新選擇 (14:54)
  • 反覆嘴破、黏膜發白 醫:當心扁平苔癬悄悄來襲 (06:00)
  • 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跨院接力103天守護生命奇蹟 (16:47)
  • 父子雙雙鼻塞難眠 靠這招重獲呼吸自由 (13:58)
  • 重度3C族練出「烏龜頸」「富貴包」 浮針療法改善肩頸疼痛 (12:38)
  • 健檢有血尿恐是腎結石惹禍 醫提醒預防七招要落實 (11:19)

拜登攝護腺癌末期震撼全球 醫師呼籲國人不可輕忽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5-05-24 06:00

美國前總統拜登先生罹患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的新聞令人震驚難過。臺北榮總新竹分院泌尿科陳炫達主任相當詫異,他認為拜登先生已經攝護腺癌末期了,應該更早被診斷出來,進而治療的。根據國民健康署民國109年的統計,臺灣的攝護腺...

健康頻道

午休失眠好困擾 中醫治療可改善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9-14 18:02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9-14 18:02

林女士55歲,經營餐飲業多年,早睡早起已成了生活的常態;而忙碌了整個早晨後,午休是林女士一天中最重要的充電時間,但近年來,因家中突逢巨變,心神受之影響,即使身體十分疲累,到了午休時間仍睡不著...

中風患者施星印現在可以慢走畫面。圖/彰化醫院提供

中風臥病在床 中醫到宅醫療後奇蹟「能走了!」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
2020-09-14 14:33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
2020-09-14 14:33

60歲的施星印一年多前先後車禍及中風,今年6月時跌倒後臥床不起,向彰化醫院申請中醫居家醫療,中醫師梁惠宇到宅針灸、拔罐、用藥2個月後,竟奇蹟似的可以在助行器的協助下走路。梁惠宇感觸地說,很多...

世界淋巴瘤日 奇美醫建議民眾注意身體變化勿過度恐慌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0-09-14 12:26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0-09-14 12:26

為讓民眾更加了解淋巴癌徵兆,血液腫瘤衛教學會與奇美醫學中心將於15日舉辦淋巴癌宣導活動,活動主題為全力進擊淋巴瘤。奇美醫學中心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吳鴻昌表示,淋巴癌6大症狀為燒、腫、癢、汗、咳...

把握黃金時間 顱內動脈手術「取」回美好人生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9-14 10:08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9-14 10:08

37歲的周先生,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肌肥厚,某天因昏迷被送至急診室。以為是心臟問題導致意識喪失,但住院後發現雙側手腳無力,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原來是基底動脈血管阻塞,造成橋腦中風。昏迷時間開始算...

抽加熱菸較健康? 醫師:沒有保障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9-11 12:01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9-11 12:01

有抽菸習慣的慢性腎病患者黃先生,長期在臺大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追蹤,近日因腎功能惡化、蛋白尿加劇,由腎臟科醫師轉介至家醫科門診戒菸。黃先生每天抽一包菸已長達20多年,很想戒菸,但因為工作環境、...

大便狂出血送急診? 如廁完起身竟昏倒緊急送醫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0-09-11 12:00
記者陳宜婷/台北報導
2020-09-11 12:00

排便時總是伴隨著大量的鮮血?原來是「痔瘡」惹的禍!在台北市有名婦人因為長期的排便出血,造成慢性貧血,有一天晚上因排便後出血量較多,竟導致起身時昏倒,被緊急送至急診室,就醫檢查身體時才發現血紅...

患者因牙周病至媽祖醫院接受治療,卻意外發現口腔白斑,轉診頭頸腫瘤口腔外科病理切片檢查判定非惡性腫瘤,經液態氮冷凍治療,已逐漸改善。

拒絕菸酒檳榔 遠離癌前病變

地方中心/採訪報導
2020-09-11 07:20
地方中心/採訪報導
2020-09-11 07:20

雲林北港媽祖醫院一名53歲的吳姓病患,本身為職業駕駛,半年前因牙周病造成牙齦腫脹牙齒鬆搖,擔心鬆動失去正常的咀嚼與咬合功能,至媽祖醫院牙科接受劉德模主任治療,初診時除牙周病外,還發現口腔後方...

醫生檢查。林重鎣攝

大叔狂吃又貪杯食道灼傷猛咳止不住 醫:小心食道癌上身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9-11 07:00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9-11 07:00

44歲朱姓大叔每晚總是聚餐跑攤, 導致他常狼吞虎嚥加快進食速度,同時他對朋友勸酒來者不拒, 一杯杯黃湯總是直接「吞」下肚,以致於最近出現劇烈乾咳、 喉嚨癢痛症狀,就醫發現喉部多處潰瘍且食道灼...

糖尿病醫學再突破 台灣醫療團隊臨床成果亮麗

記者林茂榮/台北報導
2020-09-10 11:12
記者林茂榮/台北報導
2020-09-10 11:12

因為飲食精緻、活動量少的現代生活型態,許多文明疾病成為全球公衛重大挑戰。國際糖尿病聯盟2019年年底公告驚人數據,全球有超過4.6億糖尿病患者,所耗醫療成本高達7600億美元,每年420萬人...

醫生指著腦部影像。林重鎣攝

41歲女頭痛嗜睡昏迷 診斷大腦動脈瘤破裂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9-09 14:41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9-09 14:41

41歲黃小姐日前因爆炸性頭痛、腦壓增加、意識開始嗜睡昏迷, 被家人緊急送到長安醫院急診,經「神經醫學中心」 副院長李漢忠醫師診斷是「大腦動脈瘤破裂」,馬上為他進行「 開顱夾除手術」,目前術後...

子宮頸抹片檢查簡單快速 呼籲婦女年年抹片保心安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0-09-09 06:40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0-09-09 06:40

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婦女子宮頸癌年發生率,約每10萬名女性7.9例,每年約有3900名新確診個案。年齡標準化死亡率是每10萬例3.2人,年齡中位數為58歲,死亡率在女性十大癌症中占第七位...

醫生看檢查影像。林重鎣攝

輕熟女嗜吃炸物致腹悶排血便 檢查發現大腸病變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9-08 12:59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0-09-08 12:59

台中39歲許小姐平時愛吃炸物,近期因腹部悶脹、 排便不順及排血便前來就醫,考量患者無家屬陪伴做麻醉內視鏡, 建議接受新式改良「免麻醉減痛大腸鏡」檢查, 不僅檢查過程全程清醒參與,僅微微感覺正...

41歲女心臟碰碰跳合併暈倒 術後解決心律不整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9-08 06: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9-08 06:00

周小姐41歲,4年來常常毫無預警心臟碰碰跳(陣發性心室上頻脈),起初心跳快時只會感到胸口不太舒服,但休息片刻就能自動緩解,因此不太在意,今年年初開始,周小姐有好幾次陣發性心室上頻脈發作,並合...

桃市呼籲即刻動員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

桃園再增1本土登革熱病例 19歲少年無國外旅遊史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2020-09-07 18:06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2020-09-07 18:06

桃園市再確診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桃園區中聖里19歲少年,近期無國外旅遊史,8月29日出現發燒及肌肉痠痛症狀,8月31日因持續發燒至醫院就醫並住院治療,住院期間反覆發燒及出現紅疹,醫院通報疑...

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理監事針對醫療廣告法規不合宜處進行研議討論。

醫療衛教文章終於合法化 醫療生技產業言論自由新時代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9-07 14:23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09-07 14:23

這是個無所噤,也無所不禁的時代,而且是民眾每天看到的醫療衛教文章?!台灣美容外科醫學會表示,其實很多醫師和民眾不知道,醫師只要不是醫療機構負責人,自己成立網站,臉書或是其他平台,用心撰寫的「...

痔瘡微創手術 恢復嬰兒般光滑的肛門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9-07 14:04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0-09-07 14:04

一名60歲L男性患者,大便腫痛流血,長達10年,很能「忍」,以為痔瘡手術會造成肛門受損或是失禁等問題,遲遲不敢接受治療,反而尋找中草藥偏方,敷了草藥之後,痔瘡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變成約10公分...

機器輔助復健將令患者更快速恢復健康。(南投醫院提供)

南投醫院將引進機器人輔助復健治療 助患者更快恢復健康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0-09-07 10:19
記者扶小萍/南投報導
2020-09-07 10:19

科技發達輕巧且堅韌的科技材料不斷改進出現,也讓外骨骼機器人的應用從軍事用途逐漸走向醫療復健的領域。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將引進高科技機器輔助復健新治療模式,透過復健機器人輔助治療搭配傳統復健治療...

疫情陰影下 奇美醫院腦中風中心堅守崗位提供最佳醫療服務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9-07 05:55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0-09-07 05:55

新冠肺炎台灣防疫成功,未釀成社區和院內的大流行是全民的驕傲,但民眾恐懼的心理和醫療人員的高暴露風險,極有可能成為腦中風緊急治療的阻力,奇美醫院腦中風中心也據此研擬因應方針,在於不犧牲第一線醫...

落實醫療照護防疫措施 北榮桃分院辦正確使用防護裝備講習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0-09-05 08:20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0-09-05 08:20

近幾個月來國內境外移入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確診病例持續增加中,顯示國外的疫情還是十分嚴峻;而這些入境的國人、旅客也可能是高風險者,國內需注意疫情管控,除了要保持好社交距離外...

兒童有發燒、香腸嘴、草莓舌症狀 當心是後天心臟病「川崎氏症」

記者官小艇/嘉義報導
2020-09-05 07:00
記者官小艇/嘉義報導
2020-09-05 07:00

兒童後天心臟病「川崎氏症」的盛行率,會因各國人種而異,主要盛行日、韓及台灣等亞洲地區,個案4歲的張小妹因高燒5天不退,後續出現眼白處發紅、嘴唇紅腫及身體出現紅疹的症狀,就醫經過多重檢查後,發...

  • 160
  • 161
  • 162
  • 163
  • 164

推薦新聞

新生兒醫療團隊的堅持守護早產兒生命,讓嬰兒可以快樂健康長大。圖/彰基醫院提供

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跨院接力103天守護生命奇蹟

2025-05-21 16:47

三高在年輕族群中常缺乏明顯症狀,應依賴血壓計等醫療工具進行持續監測與管理。

及早開始控制三高 守護心血管健康

2025-05-12 10:47

成人也會有過動症應予正視及早就醫諮商。(衛生局提供)

認識成人過動症ADHD 了解症狀及早求助

2025-05-02 11:12

老菸槍自詡歌王愛獻唱但卻頻頻狂咳、中氣變差 竟是癌王找上門

2025-04-29 12:45

白天疲憊夜晚卻難眠 醫: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2025-04-21 16:14

半百婦「爬沒兩層樓就腿軟」驚見肌少症上身 醫警告:非老人專利

2025-04-21 12:40

差點截肢!糖友驚見鞋子滲血 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 

2025-04-15 13:05

面對關稅衝擊引發股市震盪 醫:留意壓力反應

2025-04-09 10:37

小心恙蟲 清明掃墓、踏青防護不可少

2025-04-01 14:22

中鏢都不知道!新冠病毒變「超低調」 醫曝最新5症狀:肺部恐現毛玻璃

中鏢都不知道!新冠病毒變「超低調」 醫曝最新5症狀:肺部恐現毛玻璃

熱門新聞

  • 反覆嘴破、黏膜發白 醫:當心扁平苔癬悄悄來襲

    2025-05-22 06:00

  • 媽媽堅持不放棄 彰基跨院接力103天守護生命奇蹟

    2025-05-21 16:47

    / 2
  • 紅疹非過敏 小心是EB病毒作怪

    2025-05-23 12:55

    / 3
  • 陰道雷射治療 醫:改善各種陰道相關症狀的新選擇

    2025-05-22 14:54

    / 4
  • 拜登攝護腺癌末期震撼全球 醫師呼籲國人不可輕忽

    2025-05-24 06:00

    / 5
  • 打破早期荷爾蒙陽性乳癌「5年過關」迷思 醫籲3族群注意復發風險

    2025-05-23 21:24

    / 6
  • 端午美食有「粽」點 閃開健康地雷顧腸保胃這樣吃

    2025-05-23 20:25

    / 7

本站由大運聯和國際有限公司所維運

© 2015-2025 TaiwanHo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886-2-8522-7968 客服信箱:service@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