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 政治頻道
  • 社會頻道
  • 生活頻道
  • 健康頻道
  • 旅遊頻道
  • 地方頻道
  • 市場快訊
  • 房產頻道
  • 財經頻道
  • 台北
  • 新北
  • 桃園
  • 新竹
  • 苗栗
  • 台中
  • 彰化
  • 南投
  • 雲林
  • 嘉義
  • 台南
  • 高雄
  • 屏東
  • 基隆
  • 宜蘭
  • 花蓮
  • 台東
  • 離島
新聞快訊 /
  • 父子雙雙鼻塞難眠 靠這招重獲呼吸自由 (13:58)
  • 重度3C族練出「烏龜頸」「富貴包」 浮針療法改善肩頸疼痛 (12:38)
  • 健檢有血尿恐是腎結石惹禍 醫提醒預防七招要落實 (11:19)
  • 端午食粽聰明減油 營養師建議以蒸煮取代油炒 (10:30)
  •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06:00)
  • 建構急重症後送生命線 新竹臺大分院「葉克膜後送中心」不眠不休堅持 (12:39)
  • 端午節養生不怕胖 營養師推「食五紅」保健康 (11:00)
  • 吞嚥困難也能吃得好 彩虹食材提升營養照護 (10:18)
  • 肌少症非年長專屬 醫:40歲後應展開預防 (17:23)
  • 一直流鼻血是鼻咽癌前兆? 醫曝關鍵差別 (08:20)

父子雙雙鼻塞難眠 靠這招重獲呼吸自由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5-05-20 13:58

季節交替、氣溫驟變,是鼻過敏患者最難熬的時期。鼻塞、打噴嚏或流鼻水易中斷睡眠,白天難以集中注意力。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黃聖凱醫師指出,若長期依賴藥物控制仍無改善(如抗組織胺、鼻用類固醇),應留意是否為結構性問...

健康頻道

騎單車手部麻痹 醫師:引發手腕尺神經損傷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16 10:15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16 10:15

日前自騎單車環島旅遊的35歲陳先生,返家後出現兩手麻痛,手部精細動作無力。雖至診所做頸部牽引治療,一個多月仍未見改善,因此至新竹臺大分院新竹醫院求診,經安排神經電學檢查,診斷為單車手麻痹,即...

彰醫「用LINE幫民眾減重」 西醫及中醫加入「自選餐」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3-16 03:43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3-16 03:43

「用LINE幫民眾減重」!衛福部彰化醫院健康減重班邁入第5年,除了原本的飲食及運動的減重方式,3月24日開課的新班將由中西醫的醫師專業評估學員各別狀況,加入西醫藥物及中醫埋線、針灸、電療等減...

更年期睏袂去 中醫調理好入睡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3-15 18:43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3-15 18:43

71歲周女士,54歲時停經,停經前睡眠品質佳,約20年前進入更年期後,持續出現失眠問題,個性容易焦慮緊張。睡前固定服用安眠藥一顆助眠,但睡眠品質仍不佳,3個月前因失眠問題加重,睡前思慮多,入...

透過藝術交流 醫師:思覺失調症青少年將獲正向發展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15 17:2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15 17:20

16歲的青少年阿欽(化名),國二時罹患了思覺失調症,開始經驗到聽幻覺和不安,學業也因而中斷,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主任王明鈺後,除了定期藥物治療,目前也轉介到在社區復健中心持續復...

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 什麼人容易得肝癌?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1-03-11 22:40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1-03-11 22:40

香港知名喜劇演員吳孟達日前因「肝癌」病逝,其實肝癌一直是全台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每年因肝癌死亡人數達5000~7000位。保護肝臟最好方法為早睡早起、均衡飲食及不喝酒,肝癌越早發現,治療效果...

病竇症候群心律不整 醫:透過中醫調理可獲得控制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3-11 17:49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3-11 17:49

被臨床診斷為病竇症候群的心律不整病人,心臟科醫師通常會建議裝置永久性人工心臟節律器,確保生命安全。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部長許堯欽博士表示,透過中醫調理可獲得控制,中醫部已診療20多位確診病人,...

中部空氣不佳。林重鎣攝

季節交替天空灰濛濛 「酷酷嫂」就醫人數增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3-11 10:35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3-11 10:35

台中30歲上班族「小彤」最近開車總看到遠方一片灰濛濛, 外出洽公更出現眼睛癢、咳嗽、打噴嚏等症狀,整天頭昏腦脹, 一度還擔心肺腺癌上身連忙求醫,醫師表示, 近來類似患者有增加趨勢,提醒季節交...

女穿雨衣就診憂染新冠肺炎 醫:五字訣安定身心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11 10:10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11 10:10

台灣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下,雖然防疫有成、團結抗疫,但是傳染疾病仍為民眾生活帶來許多不便及心理恐懼,進而引發恐慌性購物、社會汙名化與歧視等事件。日前一名55歲的陳小姐,向東元醫院精神科求診指出...

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 建議遠離菸害、多採地中海飲食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3-10 06:00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1-03-10 06:00

36歲許小姐,在公司提供的健康檢查中發現「類風濕性因子」呈現異常,雖目前無關節疼痛的問題,但因母親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許小姐擔心自己是否有「類風濕性關節炎」而前來台南市立醫院就醫。 台南市...

患者感謝醫師。林重鎣攝

脊椎側彎合併上下肢痠麻無力 恐是脊髓空洞症上身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3-09 12:59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1-03-09 12:59

55歲黃女士高中起便知患有脊椎側彎,但生活功能未受影響, 直到去年6月突然出現心悸、血壓飆高、頭暈疲倦等症狀, 尤其爬一、兩層樓梯,就會腿麻無力、氣喘吁吁, 經檢查後確診為罕見疾病「脊髓空洞...

大腸癌「隱形殺手」 醫生:多吃蔬菜水果,定期檢查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1-03-09 07:20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2021-03-09 07:20

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2018年十大癌症,大腸直腸癌(以下簡稱大腸癌)已超過十年蟬聯第一名,說大腸癌是台灣國病一點也不為過!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上個月也公布了台灣大腸癌地圖,資料顯示雲嘉南...

保腸大作戰 鼓勵民眾兩年一次大腸癌篩檢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3-09 06:50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3-09 06:50

彰化員林基督教醫院日前舉辦『保「腸」大作戰,一管「便」分曉』防癌暨健康促進宣導記者會,開場以當紅動漫《鬼滅》角色扮演,進行短劇宣導腸篩重要性。李國維院長表示:提醒民眾多留意排便時間、頻率、排...

糖尿病有年輕化趨勢 醫:注意年輕型二型糖尿病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3-09 06:00
記者李文生/台南報導
2021-03-09 06:00

根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資料顯示,40歲以下的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率逐年上升,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柏蒼表示,糖尿病和肥胖息息相關,若平時喜愛含糖飲料、高熱量...

飲鴆止渴喝含糖飲料 醫師:糖尿病患拿命開玩笑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3-09 03:43
記者張文熹/彰化報導
2021-03-09 03:43

台灣糖尿病患已破230萬人,被稱為台灣「新國病」,但很多患者仍然漠視,衛福部彰化醫院衛教室指出,經過農曆過年的含糖飲料催化,不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糖化血色素(HbA1c )飆升,甚至有患者指...

高一女經期長達三周 確診類血友病

記者林茂榮/採訪報導
2021-03-08 17:16
記者林茂榮/採訪報導
2021-03-08 17:16

「一直控制不住的經血,害怕自己要撒手人間了」類血友病患者蔡小姐回想起當年國中初經來潮不止惶恐地表示,原本是身為女性值得開心的一刻,卻因經血過量的貧血導致短暫失去視力,緊急住院後近一個月後才控...

超低位直腸癌第三期保肛手術 告別人工肛門又可保肛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08 11:14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08 11:14

81歲的阿嬤罹患超低位直腸癌臨床第三期,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沈名吟,經安排阿嬤接受放射線治療加上化學治療,再以腹部3D腹腔鏡超微創手術以及經肛門的內視鏡手術,將直腸全...



大甲李綜合醫院醫師陳昱瑋,指許小姐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油脂塞滿了血管,經治療後紅色的血管已變成亮黃色。(記者陳榮昌攝)

女子愛吃甜食羅患第二型糖尿病 三酸高油脂超標60倍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1-03-06 00:58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2021-03-06 00:58

住大甲區二十六歲許小姐,平時喜歡甜食,近幾月前突然感覺容易口渴、頻尿,經大甲李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昱瑋檢查後,確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由於糖尿病容易併發視網膜病變,在檢查時,業發現油脂塞滿了...

(圖/臺北醫院提供)

男突然五日沒睡也不累 醫:竟是躁鬱症作祟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1-03-05 15:13
記者黃村杉/新北報導
2021-03-05 15:13

程先生53歲日前剛與妻子離婚,一開始呈現情緒低落、食慾差、失眠的症狀,兩週後突然出現180度大轉變,情緒高昂且有自信,開始瘋狂購物刷爆信用卡,甚至精神奕奕連續五天都不用睡覺,就醫確診為雙相情...

吃鳳梨益處多 中醫大新竹附醫病患餐點鳳梨入菜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05 10:05
記者季大仁/新竹報導
2021-03-05 10:05

大陸自三月禁止台灣鳳梨進口,全台發起吃鳳梨挺農民行動!中醫大新竹附醫住院病患餐點,也將當季的鳳梨也將加入循環菜單裡,包括鳳梨苦瓜雞、鳳梨拌木耳等,讓入住的患者同樣能品嚐到鳳梨的酸甜好滋味。 ...

桃園市今年首見腸病毒71型活動,衛生局呼籲民眾留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並落實手部衛生

桃市首見腸病毒71型活動 衛生局籲民眾留意嬰幼兒重症前兆病徵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2021-03-04 14:36
記者葉志成/桃園報導
2021-03-04 14:36

經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3月3日公告桃園市龍潭區檢出腸病毒71型陽性輕症個案,衛生局同日公告桃園市龍潭區符合「桃園市腸病毒防疫措施」第二項停課條件之高風險行政區,該區國小、幼兒園、兒童課後照...

  • 142
  • 143
  • 144
  • 145
  • 146

推薦新聞

三高在年輕族群中常缺乏明顯症狀,應依賴血壓計等醫療工具進行持續監測與管理。

及早開始控制三高 守護心血管健康

2025-05-12 10:47

成人也會有過動症應予正視及早就醫諮商。(衛生局提供)

認識成人過動症ADHD 了解症狀及早求助

2025-05-02 11:12

老菸槍自詡歌王愛獻唱但卻頻頻狂咳、中氣變差 竟是癌王找上門

2025-04-29 12:45

白天疲憊夜晚卻難眠 醫:做好「睡眠衛生」是改善關鍵

2025-04-21 16:14

半百婦「爬沒兩層樓就腿軟」驚見肌少症上身 醫警告:非老人專利

2025-04-21 12:40

差點截肢!糖友驚見鞋子滲血 竟是嚴重糖尿病足潰瘍 

2025-04-15 13:05

面對關稅衝擊引發股市震盪 醫:留意壓力反應

2025-04-09 10:37

小心恙蟲 清明掃墓、踏青防護不可少

2025-04-01 14:22

32歲跑馬拉松昏倒兩次 醫:提防急性心肌梗塞

2025-03-31 10:31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專家點名「這區域」慶祝行情來了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專家點名「這區域」慶祝行情來了

熱門新聞

  • 課程由葉鈺雯老師設計,結合質地調整、彩虹食材與實作體驗,助病友與家屬提升居家飲食照護信心。圖/彰基提供

    吞嚥困難也能吃得好 彩虹食材提升營養照護

    2025-05-18 10:18

  • 建構急重症後送生命線 新竹臺大分院「葉克膜後送中心」不眠不休堅持

    2025-05-19 12:39

    / 2
  • 低頭滑手機太久、電腦看整天 小心「頸因性頭痛」悄悄上身

    2025-05-20 06:00

    / 3
  • 端午節養生不怕胖 營養師推「食五紅」保健康

    2025-05-19 11:00

    / 4
  • 父子雙雙鼻塞難眠 靠這招重獲呼吸自由

    2025-05-20 13:58

    / 5
  • 端午食粽聰明減油 營養師建議以蒸煮取代油炒

    2025-05-20 10:30

    / 6
  • 健檢有血尿恐是腎結石惹禍 醫提醒預防七招要落實

    2025-05-20 11:19

    / 7
  • 重度3C族練出「烏龜頸」「富貴包」 浮針療法改善肩頸疼痛

    2025-05-20 12:38

    / 8

本站由大運聯和國際有限公司所維運

© 2015-2025 TaiwanHo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電話:+886-2-8522-7968 客服信箱:service@taiwanho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