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侵蝕……「這款宅」房價掉越快!他曝風險:買方大砍價

好房網/新聞中心 2025-11-16 18:55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公寓最大的風險在於「時間的侵蝕」?當屋齡超過50年後,管線老化、結構鏽蝕、漏水、壁癌、耐震力不足等問題將急速惡化。房市專家、品嘉建設董事長胡偉良表示,對購屋者而言,這類房屋除了自住價值低、貸款成數低,未來修繕成本也較高,投資報酬率相對下降。

再者,隨著政府逐步推動建築安全與防災標準,老公寓將面臨更嚴格的耐震與消防規範。若無法達標,不僅影響保險承保、銀行鑑價,更可能在市場交易中遭買方「折價」、大砍價,加上政府對於不合規部分的持續開罰,都是老公寓面臨的一些困境。

台北市的房價結構正出現分化!新成屋、大樓維持高價盤整,而老公寓卻在實質價格上逐年走弱。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台北市的房價結構正出現分化!新成屋、大樓維持高價盤整,而老公寓卻在實質價格上逐年走弱。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胡偉良說明,台北市的房價結構正在出現分化!新成屋、大樓維持高價盤整,而老公寓卻在實質價格上逐年走弱;若以實質購買力衡量,老公寓的價值其實正在緩慢「通膨侵蝕」中流失。

胡偉良認為,都更才是唯一出路,從都市發展角度看,公寓不僅是個人居住問題,更是城市安全與機能更新的關鍵。台北市超過7成住宅的屋齡已逾30年,其中公寓占了相當比例;若這些老屋長期無法更新,不僅影響都市景觀與居住品質,更會拖累整體房市結構。

因此,未來的關鍵在於加速都更制度的簡化與整合機制的創新。胡偉良建議,政府可考慮導入「一站式都更平台」、「容積獎勵合理化」與「金融支援機制」等措施,讓地主與建商能更快整合。

胡偉良指出,對個別屋主而言,也應審慎評估自己公寓的區位條件、鄰里意願與整合難度,若能早一步推動更新,不僅能改善生活環境,更能守住資產價值。反之,一旦拖延過久、錯過更新時機,老公寓恐怕不只是「房價不漲」,而是進入長期貶值的下坡路。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