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近年來多起鋰電池相關災害事故,例如近期高雄三元能源科技工廠火災事件,為有效強化跨單位緊急應變處理能力、降低環境污染衝擊並確保市民生命財產安全,新北市環保局今(7)日於長庚國際能源公司辦理「鋰電池複合型災害應變演練」,演練除為首例環保局鋰電池災害應變演練,亦彰顯新北市主動建立標準作業,開創先例的積極態度。
環保局副局長朱益君表示,鋰電池已是現代每個家庭的必需品,鋰電池製造或貯存場所如若發生火災可能會產生大量熱、煙並有氫氟酸氣體及許多未知的有毒氣體,且有難以撲滅並易重新燃燒等複合特性,應變難度極高,此次演練動員市府各局處、中央應變小組及民間單位共超過百人,強化公私協力,建立各單位合作默契及事故發生初期的黃金應變作為。

演練展示工廠火災發生之空氣污染影響潛勢模擬系統,在事故發生時介接消防局火點資訊,透過空氣擴散模式及AI自動機器人,模擬1小時空污可能影響範圍,繪製空氣污染擴散模擬圖卡及示警文字等,並同步通報相關局處、當地區公所及里長與公布於臉書、IG網站等之應變示警作為,讓民眾可即時得知示警訊息,及早啟動自我防護措施,有效降低災害風險。
環保局指出,演練選定新北市長庚國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鋰電池製造廠)辦理,模擬本市電池製造業者因廠區設備異常致引發火災波及鋰電池貯存區災害事件,結合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北區環境事故專業技術小組,以及長庚國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南亞塑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參與。
災害應變演練項目包含「自助」-廠區自衛消防編組災害應變、「互助」-聯防組織協力支援,以及「公助」-公部門救災及環境監測演練3大階段,並導入智慧科技提升應變效能,包括消防救災機器人、空拍機、空氣品質監測車、污染擴散預測模擬等科技化設備及技術,藉此強化各單位間應變合作機制,建立未來相關之應變模式,以降低對人員之傷害及環境之衝擊。
環保局強調,災害處理不只關係現場人員安全,更影響周邊居民的日常生活與健康,演練目的不僅讓災害「處理得當」,更是要讓民眾「安心生活」,這次的實兵災害演練,期能整合政府、業者間防災機制,建構更堅實、更具韌性的防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