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港兆元商機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07-31 11:15

台灣空運將邁入亞軌道飛行新里程碑!未來台北往來休士頓時間只要2個半小時,這項台美太空產業大突破,產業界評估可帶動兆元商機。

美國在台協會(AIT)7月21日透過臉書發文證實,美國現正推動的太空港計畫,已與台灣啟動評估合作的可行性,打造太空港象徵台美高科技深度合作,讓台灣脫穎而出為亞太甚至全球太空經濟關鍵節點,進一步提升國際影響力與發聲權。

亞軌道飛行 往來台美超快

在全球地緣政治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自主建立太空港,能大幅提升台灣偵查、通訊、氣象等衛星的快速部署能力,強化國防與資通訊安全,並為未來可能的軍事用途預作布局,作為台美科技與軍事合作的重要里程碑,太空港讓雙方在衛星發射、亞軌道飛行等領域建立更緊密的協作,進一步強化雙邊安全夥伴關係。

太空港類似於機場,但服務對象是火箭或其他太空載具,提供發射、回收和相關作業的設施與平台。未來台灣可能在屏東九棚地區建設太空港,並與美國休士頓的艾靈頓太空港合作,通過亞軌道飛行技術,大幅縮短台北和休士頓之間的旅行時間,理論上只需約2.5小時,遠快於傳統飛機的15至16小時飛行時間。

從前用於載運火箭及軍事用途

太空港計畫是一種全新的運輸模式,利用大型飛機夾帶太空飛行器升空,飛至廣闊的海域上空後釋放,太空飛行器點燃引擎、垂直穿出大氣層,調整姿態後以自由落體方式重返地表,最後降落於指定機場,這種飛行方式被稱為亞軌道飛行。

亞軌道飛行是指飛行器進入了太空,但由於其飛行速度不足以達到環繞地球的軌道速度,因此無法完成一周的軌道飛行,最終只能在到達最高點後被地球引力拉回地面。亞軌道飛行原先用於載運探空火箭進行實驗或是軍事用途,近幾年來,開始被用於實現太空旅行,因為可以短暫體驗自由落體時的失重感覺。

初期發展重點在無人貨運任務

與軌道飛行不同,亞軌道飛行時間較短,通常只有數分鐘到數十分鐘,目前有維珍銀河、藍色起源等公司正開發利用亞軌道飛行的商業太空旅遊專案。亞軌道飛行在起飛與再入階段,乘客需承受約5G至6G的加速度,對人體帶來極大壓力,必須設計專用座椅、壓力服與隔熱防護,以確保安全與舒適。

目前亞軌道飛行成本遠高於傳統航空頭等艙,尚難普及為大眾交通工具,需透過技術成熟和可重複使用技術進一步降低,台美這項合作初期可能重點在無人貨運任務,逐步發展至載人飛行。

太空港還有國防安全和太空產業發展的潛力,能促進台灣切入全球太空供應鏈和商業發射市場。以台灣屏東九棚與美國艾靈頓太空港合作為例,太空港設施將配備強化跑道、防爆燃料儲存與隔離帶,並符合國際安全標準,促進亞太航太生態系統形成。

台美太空港計畫 台廠迎商機

台美太空港計畫將直接或間接帶動台灣多家高科技、航太及電子公司受惠。華通是全球高密度連接板(HDI)領導廠,供應火箭及太空設備高速電路板。元晶為發射台、衛星、地面設施等供給高效模組及能源系統。事欣科是航太專用工業電腦與自動化硬體大廠,供應監控/控制核心、傳感器、伺服器等。耀登具備衛星軟硬體整合能力強,持續參與太空設備開發及通訊解決方案。這四家企業皆有國際太空技術供應實績,有機會搶下首波台美太空港直接商機。

啟碁、昇達科具備低軌衛星及地面站射頻通訊領域提供天線、組件與連接解決方案能力。漢翔為波音、空巴全球供應鏈成員,參與軍機、民用機、火箭結構與後勤服務,是台灣唯一能量產飛機及發動機關鍵結構之廠商。晟田、千附、寶一等企業專精於起落架、機體結構、發動機零件與複合材料製造。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301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