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才剛降 需要再發酵 央行理事:注意部分民眾繳不起房貸

好房網/新聞中心 2025-10-31 18:50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今(114)年9月中旬,央行第三季理監事會召開,議事錄摘要曝光,全體理事考量國內外各項因素後,都贊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多位理事表示,考量當前國內通膨趨緩,整體經濟穩健成長,但產業呈現兩極化發展,電子資通訊業受惠AI發展而出口及投資暢旺,但傳產業受美國關稅政策衝擊等因素影響,贊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至於房市方面,有理事認為,信用管制措施應再維持一段時間,使效果再多發酵。

第三季理監事會在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相關討論上,多位理事表達應再觀察現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成效,應維持信用管制措施不變。其中有理事表示,目前第七波信用管制成效逐漸浮現,房市成交量呈現較大的縮減,「但價格才開始微降」,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維持於相對較高水準,因此現行管制措施可以再維持一段時間,使其效果再多發酵。有位理事認為,台灣房價所得比相較其他國家為高,所以目前維持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為正確的作法。 

央行理事表示,第七波信用管制成效逐漸浮現,房市成交量縮減,「但價格才開始微降」,管制可以再維持一段時間,使效果再多發酵 。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南台灣半導體S廊帶、高鐵南沿進市中心等利多,高雄城市轉型浪潮引爆,南高雄房市掀動能。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兩位理事表示,貸款排撥問題,主因公股銀行承做新青安貸款案件尚多,致使《銀行法》第72條之2比率持續居高。今年9月4日,金管會宣布新青安貸款從9月1日後撥款者不計入該比率,應有助緩解排撥現象。另位理事指出,本行的彈性處理方案,除可防範銀行不動產放款風險外,又能兼顧新青安、首購族等的資金需求。 數位理事關表示,全體金融機構資金動能尚足以支應本年下半年預售屋交屋的貸款需求,但可檢視未來更長時間,是否仍足以支應包括預售屋、新建完成但尚未賣出的成屋等購置住宅貸款,以及都更危老重建貸款等資金需求,與可能衍生的風險。 

數位理事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表達看法,有理事說,過去我國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曾低至30%,而當前比率偏高主要是反映房價高漲,且其未來走勢實難以預測,因為銀行還要配合新青安、社宅、危老都更等政策承做貸款。有位理事表示,央行不動產貸款規範,為綜合考量多元化的不動產指標後決定,包括(1)不動產市場動向,如房市交易量及房價走勢、民眾對房價的預期心理等,(2)金融機構辦理不動產貸款情形,如全體銀行購置住宅貸款與建築貸款年增率、受限貸款的貸款成數與利率等貸款條件,以及(3)不動產貸款相關風險指標,如購置住宅貸款與建築貸款逾放比率,不動產貸款集中度僅是觀察指標之一。 

有位理事指出,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的變化,與不動產放款與總放款的成長率有關,當不動產放款的成長率小於總放款成長率時,集中度即呈下降。從總體觀點來看,目前不動產集中度已經開始下降,反映信用資源由不動產部門轉移至其他產業部門的信用管制預期效果已達到。 

有理事表示,央行已提供銀行自主管理的彈性調整空間,將有助於鬆綁銀行不動產貸款受到的限制,並增加其自由度。 有理事認為,當前不動產貸款逾放比雖非常低,但未來半年、一至兩年,整體房市及總體經濟情況,恐導致部分民眾無法順利繳交房貸,進而造成銀行逾放比上升;另外,全國各地區房貸負擔率多已超過合理負擔的標準30%,本行須進一步瞭解,以利控管金融穩定風險。 

另有理事認為,當前房地產的價格變化,隨區域而有所不同,甚至預售屋與成屋也不同,仍需持續觀察及瞭解未來房價走勢。有位理事說,當前房市似乎已反轉,之前有相當多的投機客或投資客,現在幾乎都是首購及自住者,所以支持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維持不變。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