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應AI時代來臨,提升算力與效能已成為雲端業者競爭的重要核心,而伺服器功率、效能及數量,更是算力的致勝關鍵,大功率伺服器GPU平台不斷地革新演化,對電源供應需求亦由原先的5.5千瓦(KW),過渡成10-12千瓦,再推展至500-600千瓦的50伏特(V),之後將再進化到HVDC(高壓直流)的800V架構,以達成伺服器降低損耗、提升功率的目的。而台達電(2308)的電源供應器成為輝達指定供應商,加上旗下散熱模組、BBU等,在AI伺服器供應鏈中發揮強大的競爭優勢。
電源供應器全球市占排名第一的台達電,在新任董事長鄭平接班一年又四個月以來,成功打進輝達(NVDA)的AI基建核心供應鏈,並從以往電源供應的配角彎道超車轉變成主角。
鄭平接班 台達電市值破2.3兆元
台達電掌握新一代伺服器800V電源供應器新契機,不僅成為台股中內外資法人青睞的投資標的,9月以來隨著股價飆漲,市值更一舉突破2.3兆元,擠身台股市值前三大行列,市場投資人將其視為台股中下一個台積電。
理財周刊於1305期(08/29-09/03)封面故事3─「電源一哥台達電有挑戰千元實力」中曾詳述台達電在鄭平二代接班後,積極佈局自動化與AI事業領域有成,該期報導時台達電股價8/26日收盤價685元,外資研究報告當時目標價訂在705元。時隔一個月台達電股價於9月26日收盤為848元,即便股價受美股四大指數連續收黑影響,台達電股價也呈現連四日收黑,但股價於先前於9月23日盤中拉上917元的歷史高點後,才進行回檔整理。以26日收盤價848元計算,這一個月來台達電股上共計上漲137元、漲幅達19.3%。
新款伺服器全面進化
理周投研部指出,台達電股價於9月起開始飆出一波行情,除了係受輝達推動AI算力進化,帶動伺服器電力功率大幅提升,將AI伺服器晶片由目前的54V,拉升至800V。
同時指定18家全球企業合作夥伴,其中在AI伺服器800HVDC(高壓直流輸電)電源供應器5家供應商中,台達電與光寶科(2301)兩家為台廠中唯二的電源供應商。
在AI高速發展過程中,邏輯算力已成為AI發展的進要核心,輝達的GPU伺服器平台,從GB200開發後,經近一年的時間演進至GB300,且已於第三季量產出貨,如今更推出新一代GPU Rubin平台,被市場視為AI超級運算中心算力升級的劃時代產品,同時Rubin的架構與周邊配件亦全面進化。
低耗能高功率需求帶來新契機
理周投研部表示,輝達旗下的AI伺服器目前仍為雲端業者(CSP)建置AI基礎建設中採用的主流,從GB200系列推出,再到目前新款量產的GB300系列,估計最新一代的Rubin Ultra,可望隨著台積電(2330)的Vera Rubin系列晶片設計定案,預定明年第二季量產,估計明年第三季Rubin Ultra系列伺服器機架,可望隨之量產出貨,而伺服器單櫃的功率需求也將從120KW飆升至600KW,輝達亦可望提早導入800V的HVDC電力架構伺服器,來支持新一代的Kyber 1MW(兆瓦)機櫃,以降低耗能、提升能源效率。而這部份將直接為台股中的台達電與光寶科帶來新契機。
也因市場持續看好台達電於AI伺服器電源供應、散熱系統組件,及備援電力(BBU)的伺服器散熱與電源模組整合方案商機,內外資券商也跟著上調台達電的目標價,由八月中旬摩根士丹利證券研究報告訂的705元目標價,到9月下旬包括摩根大通、匯豐證券的目標價均上修至1000元,日系野村證券的目標價上修至1050元,作為預估未來1年的台達電合理股價,且投資評等維持「買進」不變。
國內券商法人表示,輝達GB300系列伺服器9月已開始量產出貨,可望提升電源(PSU)單位價值,並推升台達電後續營收動能,加上HVDC電源櫃採用進度較預期快,預計2026年部分CSP業者將優先採用±400V電櫃,而800V HVDC電源櫃則可望在2026年底前提早採用,為台達電明年營收挹注更多動能。
法人調高台達電EPS目標
同時,有鑑於台達電於電源、散熱系統長久以來即居業界的龍頭地位,因此日系券商分別調高台達電於AI伺服器電源、BBU及液冷設備部門的營收水平,並上調其毛利率與營業利益率,且同步上調台達電自今年起至後年的全年每股盈餘(EPS)為20.96元、29.94元及36.94元。
理周投研部分析,台達電在創辦人鄭崇華2012年6月交棒以來,歷經海英俊繼任,再到2025年5月第二代鄭平正式接任,成功帶領台達電由電源供應器的關鍵零件製造,成功轉型為電源節能解決方案的供應商,再成功打進AI伺服器供應鏈,在AI運算效能提升時代,台達電由零組件配角搖身變成大功率電源供應的主角,且在營收表現上,8月營收為478.6億元、月增5.42%、年增26.7%,創歷史新高,且連續4個月呈現雙增;累計今年前8個月營收為3362億元、年增24.6%,亦創歷史新高。
台達電市值第三 擠下聯發科
由於市場看好台達電後續於AI伺服器營收獲利成長動能,台達電股價在內外資法人買超力挺下,於9月走出一波行情, 以19日的收盤價888元計算,市值正式超車聯發科(2454)躋身台股市值排名第三,直至26日收盤依然穩定保持市值第三寶座(如表一)。
法人指出, 26日台達電收盤價848元,聯發科收盤價1310元,雖然兩者股價差距462元,但因台達電發行股數達259.75億股,遠大於聯發科的160.35億股,所以市值高於聯發科。而台達電股本達259.75億元,向來都被視為牛皮股,因股本大股價不易拉動,加上過去電源供應器組件的科技題材有限,自然無法與聯發科的半導體IC設計具題材性相比,且聯發科股本相對較低,股價也相對容易拉動與起伏(如表二)。
如今台達電在二代接班後以品牌為導向重新出發走進國際市場,並成功打進AI伺服器供應鏈中的重要角色,股價也一度拉升至917元的歷史新高,從台股高權值股如台積電、鴻海(2317)的股價成長軌跡來看,大型股股價一旦拉上高點後的定性,往往比股本低的個股表現更具穩定性,且不易受市場短線當沖等投機資金的炒作干擾影響。
而電源雙雄中的光寶科(2301),同時與台達電成為輝達AI伺服器指定的電源供應商,同時光寶科旗下亦有多種智慧網路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在AI領域中也積極投入伺服散熱技術開發,並與輝達等重要CSP業者 共同推動AI資料中心能源和散熱解決方案的發展。
台達電後市成長可期
理周投研部分析,從發展軌跡來看,光寶科與台達電兩家公司的同質性很高,光寶科與台達電創辦人宋恭源與鄭崇華二人,均為電腦應用與網路發展時代的企業先趨,且為業界中視為身體力行的務實企業家,而這二家企業先後完成二代接班,且各自在專有的事業領域上,轉型迎合市場新契機有成且各自發光,唯一差別在光寶科現任董事長宋明峰早於2020年8月接班,台達電鄭平則於去年5月底接班,光寶科在宋明峰帶領光寶科五年後市值成長264%,鄭平正式接班後一年又四個月市值增加170%,若以此對比(如表三),台達電在鄭平領軍下,後續幾年的公司市值成長可期。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310期] 👈點紅字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