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台北報導
國泰金控發布今(2025)年8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顯示景氣展望與大額消費意願都走弱,股市樂觀指數反轉下降,民眾對經濟樂觀度也保守,賣屋「信心也一路滑落」,加上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持續、不動產貸款都緊縮,大大衝擊房地產信心;CBRE世邦魏理仕台灣研究部主管李嘉玶表示,目前不僅房市景氣減弱,建商購地腳步也趨緩、謹慎,而針對高總價的優質地段土地,一些建商可能採取「合作結盟」模式來降低負擔。
觀察國泰金控最新調查顯示,景氣現況樂觀指數下降至-35.6,展望樂觀指數也同步走弱至-39.9;大額消費意願指數下滑至-1.7,耐久財消費意願指數微幅走高至-19.2。至於買房意願持續走降至-50.5,賣房意願同步走低至-33.6,賣房意願「這幾個月指數都持續下探,信心崩落」;且多數民眾對於2025年的經濟成長預估仍比較保守,對於通膨預期則相對較高。
不僅房市景氣減弱,建商購地腳步也謹慎,針對高總價的優質地段土地,建商可能採取「合作結盟」模式來降低負擔。圖/好房網News記者林和謙/攝
CBRE世邦魏理仕台灣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施甫學所長說,除了央行信用管制、調控房市以及銀行緊縮不動產貸款,加上今年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高、造成經濟動盪,產業信心都受影響,都使得房市信心大為走落,交易量大減。
至於建商佈局方面,李嘉玶指出,建商獵地腳步趨緩,加上取得土地融資的難度仍高,促使今年上半年建商購地金額年減32%。針對高總價的優質地段土地,部分建商可能採取合作結盟模式,以降低資金負擔與風險。
李嘉玶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內土地成交額共計816億元,年減28%,其中第二季成交額為322億,創兩年來單季最低水準,顯示整體購地信心偏向悲觀;而廠房及物流設施買氣仍屬旺盛,促使今年上半年商用不動產交易額年增53%、來到近700億元,非地產企業購置商用不動產多以自用為主,自用需求依舊相當強勁。
另外,這陣子陸續都出現小建商與營造廠出現財務危機現象,導致「建案蓋不下去的問題頻傳」;施甫學認為,不僅房貸限貸,包括土建融都受到影響,且房市買氣又不好,建商銷售情況差,銀行撥款期拉長,建商少了現金流挹注,加上又要償還銀行土建融貸款,資金壓力極大,所以已有小型建商的資金出現斷鏈,爛尾樓、建案基地被法拍的狀況已陸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