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雙技術聯手突破肥胖治療困境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5-08-26 10:21

黃致錕醫師示範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新技術。

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久坐,肥胖與第二型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成為健康隱憂,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中心院長暨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醫師指出,針對中重度肥胖與代謝疾病患者提供「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新技術,為患者改善體重與慢性病提供最新的治療選擇。

幫助調整體重、肥胖、三高、經期不規律等症狀

門診中曾有一位男性患者,體重高達125公斤,長年與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共存,身體狀況每況愈下,經「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後,體重降低至75公斤左右,且三高指數回歸正常,如今不再依賴藥物,生活品質大幅提升。另一位40歲女性,體重原本達105公斤,長期受多囊性卵巢困擾,不僅月經常不規律,臉部也經常冒出痘痘,自信心受到打擊,經「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後一年內體重也降至60公斤左右,月經恢復規律、痘痘明顯改善,婦科與內分泌狀況皆好轉,還幸福的找到愛的伴侶,恢復自信心。

「縮胃腸繞道+機器手臂」雙技術聯手 改善肥胖共病創佳績

案例中兩位病患的困擾,都是經「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這項新興技術,都得到了改善。此新一代代謝手術為中重度肥胖與代謝性疾病患者提供全新治療選擇,不僅有助於體重控制,許多患者在減重後,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等因肥胖引發的共病症狀也同步改善。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在台南安南醫院與台中中國附醫總院各擁有達文西與雨果二種機器手臂系統,而擁有機器手臂指導醫師雙認證的黃致錕院長表示該系統具備3D高解析影像、靈活的手腕關節與穩定的操作臂,能大幅提高手術的精準度與穩定性,不僅讓醫師操作更省力,也能降低對組織的傷害,減少出血與術後疼痛,提升病患恢復品質。

「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新技術與傳統縮胃手術有何不同?

黃致錕醫師表示,「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結合了縮胃與腸道繞道的雙重優勢,並導入機器手臂輔助操作,大幅提升手術的精準度與安全性。縮胃曠腸手術引進台灣超過10年,手術核心原理,在於降低胃飢餓感,並縮短小腸,藉此促進腸道腸泌素荷爾蒙的分泌,除了提高進食後的飽足感,並進一步改善胰島素敏感性與血糖控制。相較於傳統的胃繞道或袖狀胃切除手術,這項新技術具備多項顯著優勢:

.減重效果更持久。
.代謝改善更顯著(如血糖、血壓、血脂)。
.副作用較低、不易復胖。
.更能保留腸胃營養吸收功能。

根據這十年國內約4500例縮胃曠腸手術病人的臨床經驗,患者平均可減去約 30-40% 的體重。對於嚴重肥胖者,不僅體重大幅下降,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也會出現明顯改善。

此外,機器手臂的應用為手術帶來諸多優勢,尤其針對腹部脂肪較多的患者,更能提供穩定且高解析度的視野。其內建的 3D高解析影像系統,讓醫師在執行繞道與切除手術時更清晰、操作更安全。整體來說,這項結合高技術門檻與精密機械的手術方式,提升了減重與代謝手術的安全性與未來發展潛力。

縮胃曠腸手術適用族群

並非所有人都適合進行縮胃曠腸手術,黃致錕醫師表示需依據身體狀況與醫師評估建議,以下是常見的適用條件:

.BMI 超過 37.5 的中重度肥胖者。
.BMI 超過 32.5,且合併有以下代謝性疾病之一: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慢性病、睡眠呼吸中止症。
.BMI 27.5~32.5,且合併有第二型糖尿病控制不良者。

但以上實際是否適合仍需經由 專業醫師進行完整健康評估 後才能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術前評估關鍵「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須由專業團隊嚴格把關

「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屬於高階代謝手術,對醫師的技術要求極高,特別是在執行胃腸道切割吻合等精細操作時,更需要高度的穩定性與準確度。操作機器手臂進行此類複合性減重手術,醫師必須接受專業訓練並通過相關認證,方能獲得執刀資格,確保患者手術過程中的安全與療效。為進一步降低風險,患者術前也必須接受全方位的健康評估,評估項目包括:血糖控制情形、心肺功能狀況、肝腎功能指數、麻醉風險評估…等,唯有在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評估確認條件符合後,才能安全進行手術,為調整體重與改善代謝性疾病奠定成功的基礎。

別以為術後就結束!照護與追蹤才是關鍵

儘管大多數患者在接受「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後恢復良好,甚至可在隔天出院,但術後的照護與長期追蹤才是真正決定成效的關鍵。黃致錕醫師提醒,該手術不僅能有效調整體重,還常伴隨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指數的顯著改善,因此,術後應與專業醫師密切配合,定期評估藥物是否需調整劑量或停用,避免產生低血糖或其他風險。此外,患者出院後仍須持續進行以下多面向的照護管理:

.營養調整:根據營養師建議安排飲食,避免營養不良或攝取不足。
.心理支持:提升自信、改善飲食與生活習慣。
.運動習慣:建立規律運動,提升新陳代謝。
.代謝監控:定期追蹤血壓、血糖、體重等健康指標,確保穩定改善。

雖然手術本身風險低,但仍須由經驗豐富的醫療團隊與專業麻醉科共同執行與後續追蹤,才能確保安全性與長期效果。

科技與醫療整合,打造健康新未來

隨著手術技術日趨精進與醫療團隊的高度整合,黃致錕醫師表示「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已經累積大量的成功案例,同時術後也因此改善代謝問題、慢性病體質與復胖問題等。透過機器手臂輔助,手術過程更精準、傷口更小、恢復更快,同時降低術後併發症風險。這項創新療法讓患者能在更安全、舒適的環境中實現健康轉型,朝向穩定體重、調整慢性病邁進。但仍提醒實際是否適合仍需經由專業醫師進行完整健康評估 後才能決定,是否進行手術。

黃致錕醫表示接受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多數人都恢復良好,甚至可在隔天出院,但術後的照護與長期追蹤才是真正決定成效的關鍵。(圖非當事人)

黃致錕醫表示接受機器手臂輔助縮胃曠腸手術多數人都恢復良好,甚至可在隔天出院,但術後的照護與長期追蹤才是真正決定成效的關鍵。(圖非當事人)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