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府為取得250格停車位, 不顧文史界反映當地有大湖時代歷史遺跡, 已規劃在緊鄰國家級古蹟赤崁樓旁的成功國小東側校舍開挖地下停車 場, 市議員洪玉鳳質疑何以同樣是挖到文物出土的遺址飛雁新村工程能停 工等結果, 身為業主同時也是主管文化的市府卻不能等遺址範圍界定再開發? 她呼籲市府刀下留人,不要成為毀文化的劊子手。
洪玉鳳議員指出,國家級古蹟赤崁樓, 曾在前市長許添財時登上美國華盛頓郵報, 評為世界十大最值得遊覽的風景區,這是台南府城的地標, 但賴市長卻嫌古色古香不夠看,乾脆大手比整容兼變臉, 著手將這全台僅存唯一的清朝台灣縣署遺構的所在, 進行殘暴的開挖,且第一期6億7千萬元的改造經費已出爐,預計1 08年完工,但明年僅有編列1億預算,怎能放量到6億7千萬元來 發文評選?這是以小綁大。
洪玉鳳議員表示,該案有6組參賽,第一名雖沒獎金, 卻優先取得承攬改造及規劃設計監造,這誰要那一點點獎金呢? 當然是大筆預算的規劃設計,尤其得標者還是30年前負責幫市府研 究及修復計畫,退休後卻搖身一變成為承攬廠商。 洪玉鳳議員質疑市府有需要為了250個停車格,花那麼多錢, 在古蹟下開挖地下停車場?還要拆赤崁樓圍牆,贔屭也要移到地下室, 這適合嗎?
洪玉鳳議員也提到市府說要讓赤崁樓轉向面海, 但實際上面對的是老城區的透天高樓,面海只能想像, 又不是能拆書院或大士殿,只是8米寬的赤崁街改成不能停機車的人 行道而已,難道變臉後會勝於現在嗎?她還強調, 文化局擔心老街巷弄的老屋改建會影響舊城區歷史紋理, 還立法限制民眾,但自己主管古蹟維護,卻不受限,說拆就拆, 想改就改,古蹟不是文創實驗標的物,整容失敗的臉, 是無法回復原有的容貌,她建議市府能當古蹟的保護神, 不要是毀文化的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