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改工程首創停工機制 若指標鳥類少於97隻就停工

記者何君冶/花蓮報導 2012-10-31 13:35


東部人民期待已久花蓮往返蘇澳一條「安全回家」的道路,行政院在民國100年1月29日宣布「蘇花改」正式開始動工,但是該工程首創台灣生態停工機制,一旦指標鳥類在陸域生態調查特定地點,包括白頭翁、麻雀、綠繡眼、小雨燕、紅嘴黑鵯、洋燕、繡眼畫眉、五色鳥與竹雞等九種鳥類,兩小時內觀測總數若少於97隻,或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少於62隻就要停工。

  
花蓮縣議員游美雲在10月30日議會質詢時,以「鳥存人亡」大字報,呼籲縣府養鳥,確保蘇花改如期完工。由於,蘇花公路改善工程,首創台灣第一宗生態停工機制,一旦指標物種少於特定數量,就會立即停工;要復工還須召開專家會議、複查,排除工程因素後才能繼續施工。
  
「蘇花改」自開工以來,陸海空每三個月進行兩次調查,指標物種數量沒有明顯增減,主因可能是目前多數工程都在隧道內進行,對生態影響不大;而這個生態停工機制,已經在花蓮縣議會引爆「人鳥口水戰」。
  
針對,游美雲在10月30日議會總質詢時,拿出「鳥存人忙」大海報,質疑蘇花改工程鳥類生態的停工機制。她說,「令人匪夷所思」,希望縣政府能鼓勵民眾「養鳥」,確保蘇花改能如期完工。
  
縣長傅崐萁31日召開記者會大力抨擊,「人不如鳥」,未來是否該人人養鳥,讓鳥一隻不能少?他說,要號召花蓮民眾一起來養鳥、放生,以避免鳥類數量減少,不然會導致蘇花改的工程停工。
  
他說,真的是人不如鳥嗎?我們感覺痛心有這樣的政策,政府無能屈服民間團體的要脅;如果鳥類少於97隻就要停工,這個生態停工機制不合情、不合理、荒腔走板。
  
他強調,一條安全回家的路,是讓人民生命財產能夠得到保證;我們終於了解為什麼台灣跟全世界脫軌,我們政府的效能完全沒有辦法跟亞洲其他國家來比。
  
他說,韓國的清溪川,從整個高架橋拆掉到恢復完整原始的河川,從頭到尾兩年半來完成;而我們為了一條讓人民安全回家的路,前後吵吵鬧鬧搞了20年,最後還搞了一個「停工機制」。
  
他說,請問以後所有國家重大建設,是不是先要通知地方政府「鼓勵人人養鳥、大家養鳥」,讓鳥不能少,這樣工程才能繼續推動?他希望,蘇花改這條人民安全回家的路,能趕快興建完成。
  
針對,指標鳥類觀測總數需於97隻的門檻;蘇花改工程處長邵厚傑解釋,應是日前在花蓮縣政府進行簡報時,未詳盡說明,才導致誤解。
  
他說,停工非指全面停工,需經專家評估超過隧道口內50公尺進行的工程,對生態影響不大;會影響生態的部分,是在隧道口內50公尺及出露路段,因此若是停工只停該路段,非全面停工;因此,蘇花改工程處有信心,在維持生態環境也不延宕工程的進行。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