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臺北古蹟日壓軸登場! 《無名月台》攝影展揭露鐵道沿線文資「修復、籌備、再生」三階段面貌

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2025-11-12 10:45

2025年臺北古蹟日以「行經之地-穿越臺北的城市縫隙」為主題,將焦點聚集在臺北鐵道沿線的文化資產。本次《無名月台》攝影展,精選了「老房子攝影沙龍」課程學員的36件成果作品。

活動特別邀請到資深攝影家沈昭良、黃郁修等共同指導,帶領學員們實地走訪了臺北機廠、松山菸廠、南港臺電倉庫、四四南村等多處文資場域。這些場域涵蓋了修復中、籌備中及修復完成再利用等不同階段。透過攝影,學員們得以開箱一般人難以進入的修復第一線,記錄老建築從破敗到重生的轉變,將文化資產三個不同階段的面貌帶到市民面前。

三大主題串聯:從「工地」到「生活的光景」

本次展出的36張照片,由來自各行各業的學員透過不同視角呈現,充滿對文化資產的豐富情感連結。展覽規劃了三大主題,帶領觀眾循著影像軌跡,探索文資再生的過程:

1.〈時間的工地〉: 聚焦於塵土飛揚、修復中的南港臺電倉庫,透過光影與構圖,展現歷史紋理與修復過程中獨有的片刻。

2.〈運行的記憶〉: 聚焦於國家鐵道博物館等籌備中的廠房,藉由軌道、車廂與人影的交錯,象徵文化資產重新啟動、持續運行。

3.〈生活的光景〉: 以四四南村、松山文創園區等「修復完成」的文化資產為主軸,看見老建築透過進駐廠商的使用與再詮釋,與當代緊密結合,走向創意再生。

袖珍月臺互動裝置,延伸鐵道書展

《無名月台》攝影展展出至12月11日,地點位於國家攝影文化中心臺北館。現場更設置了互動裝置〈打包你的視角〉邀請觀眾利用特製裝置箱中的袖珍虛擬月臺,嘗試從不同孔洞的角度捕捉場景視角,共同參與影像記錄。

此外,本次活動與臺北市立圖書館延平分館合作推出「鐵道書展專區」,精選39本與臺灣鐵道歷史相關的書籍供民眾借閱。文化局表示,《無名月台》為2025臺北古蹟日的壓軸活動,成功為本年度串聯超過30處文資館所、整合上百場活動的古蹟日畫下充滿意義的完美句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