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護國神山群

理財周刊/新聞中心 2025-11-05 10:45

2011-2012年台積電率先量產28奈米製程,良率穩定,結果高通幾乎把所有旗艦行動晶片訂單交給台積電,從這一年起,台積電的市占率超過50%,成為全球最大晶圓代工廠。

全球AI市值王落腳北士科

2015年台積電再度領先三星一年導入量產16奈米FinFET,2018年蘋果、AMD全面採用七奈米製程,市占率升至56%以上,2020年導入五奈米,2022年跨入三奈米,台積電技術優勢鞏固,全球市占率一度超過60%到65%。

但2025年川普發起對等關稅戰,台積電加速赴美擴產,美國甚至喊出先進晶片五五分論,儘管府院高層都表示不可能,但無庸置疑的是,台積電在第三季法說會上表示,二奈米將進駐美國廠,矽盾已經被細燉,台灣需要新的護國神山。

所幸,輝達的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雖然T17、T18爭議鬧得沸沸揚揚的,但黃仁勳沒有動搖海外總部就是北士科的決心,顯示進入到以輝達+OpenAI為首的生成式AI時代,台灣的供應鏈地位重要性有增無減,除了技術之外,許多台廠在輝達早期飽受英特爾打壓、幾度瀕臨破產的情況下,依舊維持長期合作,革命情義自然是不同。

AI時代輝達與OpenAI笑傲江湖

現在AI工廠與主權AI是每個企業與每個國家都必須發展的基礎建設,輝達與OpenAI的江湖地位就像PC時代的英特爾與微軟,喊水會不會結凍,單看川普原本要派國民兵進入舊金山一事,媒體爆料是黃仁勳一通電話讓川普改變心意,因此當輝達海外總部落腳北士科,無異對台灣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在GTC2025大會上,黃仁勳明確表示,AI的硬體每年都會升級,這速度相當驚人,遠超過摩爾定律的18-24個月電晶體數量增加一倍,就連蓋一個工廠也一年半至二年,而輝達的GPU藍圖顯示每兩年就升級一個新架構,換言之,這不僅是比技術,也比財力與全球交付能力,未來能夠跟上輝達GPU升級速度的廠商,越來越少,將高度集中在產業的龍頭廠商。

好比高階CCL用的M8供應商約八家,到了M9減至六家,將來M10肯定更少,換言之,輝達只要繼續推進生成式AI應用升級,高階的技術與用料就越嚴苛,這一輪的AI硬體升級淘汰賽才剛開始,而台灣很有機會跟緊輝達的腳步,在各個零組件領域壯大到成為龍頭廠商,形成贏家全拿。

盤點台積電以外最大贏家

未來,「最後的贏家」預期將出現在具備技術門檻、產能規模與全球競爭力的細分領域,尤其是晶圓代工、先進封裝、800VDC、AI伺服器、PCB CCL高階材料等產業,例如日月光投控與力成主導高階AI GPU的封裝測試,掌握CoWoS、HBM等關鍵封裝技術,是輝達先進封裝環節,除台積電之外的最大贏家。

台達電是全球最大伺服器電源供應廠,具備「電網到晶片」全方位系統整合能力,主導800V HVDC、BBU不斷電設計等關鍵技術,被視為資料中心電源革命的領導廠商。鴻海、廣達與緯穎在高階AI伺服器市占,台光電在高速CCL材料市場皆展現難以複製的技術與產能壁壘。

此外,信驊在伺服器BMC管理晶片全球市占率高達70%-80%,川湖的伺服器導軌全球第二大,市占率有望達50%以上,勤誠則以機殼整合方案在白牌伺服器市場位居全球前三大,市占率12%-13%,穩步提升。國巨的鉭質電容等高階產品市占率超過46%,AI應用營收占比達10%-12%,預期將持續提升。

AI基礎建設新護國神山群

以前如果少了台積電的晶片,全球GDP將減損2.5%-5%,如果沒有台灣供應鏈支持輝達,全球GDP減損約2%-4%,因為台灣掌控全球90% AI伺服器生產能力以及大量關鍵零組件、散熱模組、高階電源與PCB材料供應,是台積電以外的新護國神山群。

【延伸閱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