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 虎尾高鐵特定區隆重登場

記者陳致愷/雲林報導 2025-10-25 18:55

為期3天的第19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今天在虎尾高鐵特定區隆重登場/翻攝照片

第19屆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今(25)日在虎尾高鐵特定區隆重登場,活動為期3天,集結國內外超過400家廠商、逾1000個攤位,展現農業機械與智慧科技的國際交流能量。

雲林國際農業機械暨資材展由農業部農糧署指導,雲林縣政府、台灣農業機械暨資材協會、台灣農業設施協會及台灣建設機械協會共同主辦。啟動儀式由縣長張麗善、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立委張嘉郡、各協會理事長共同主持,立委丁學忠、劉建國、副縣長謝淑亞、秘書長曾元煌率縣府各局處主管、議長黃凱及多位議員、虎尾鎮長林嘉弘等到場共襄盛舉。

張麗善指出,雲林是全台最大的農業縣,也是台灣糧倉、畜產及蔬果的重要供應地。面對極端氣候、高齡化與缺工等挑戰,必須透過數位化管理與減碳永續的農業轉型,讓農民「省時、省力、省工」,並吸引更多青年農民返鄉,為農業注入新活力。

張麗善表示,「農業智慧化、科技化、自動化與永續減碳」是未來農業發展的關鍵方向,縣府已成立「農業數位平台」與「智耕雲系統」,透過氣候、土壤監測及光照與溫度數據分析,協助農民掌握作物生長與收成期;同時積極推動「智慧農業大學」,結合學術研究與實作經驗,培育新一代智慧農民,推廣食農教育與品牌行銷。

張麗善提到,雲林縣農業產值從她上任時的769億元提升至948億元,並成功打造「雲林良品」品牌,目前全台已有超過1萬2千個銷售據點,並行銷至日本、韓國、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地,未來期望透過智慧科技導入與永續轉型,讓農業更有效率、更具競爭力。

張麗善感謝農業部、農糧署及各協會的支持,讓展覽愈辦愈盛大。今年更有來自日本、韓國、美國、新加坡、印度及越南等國家廠商參展,展現台灣農機產業的國際化實力。去年展覽吸引超過60萬人次、創造7億元產值,今年期望突破80萬人次、創造10億元新紀錄,讓世界看見雲林智慧農業的力量。

農糧署副署長陳啟榮表示,農糧署持續輔導與支持國內農機展辦理,推動農業機械的智慧化、電動化與永續轉型。本次展覽特別規劃「生物性與安全資材」及「減碳農機」展區,展示多項創新機具,包括首次自日本引進的太陽能除草機,展現國際農業科技的最新成果。

主辦單位表示,農業科技是因應極端氣候與糧食安全挑戰的關鍵力量。藉由本次展覽探索未來農業的無限商機與可能性,展現台灣在永續農業領域的進步與決心。誠摯邀請全國農友及關心農業發展的民眾於10月25日至27日展期內前往雲林虎尾高鐵特定區參觀,體驗智慧農機與永續農業的創新魅力,掌握未來農機產業發展趨勢。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