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竹市藥師公會。
9月25日是「世界藥師日」,同時也是台灣的「用藥安全日」。適逢中秋佳節前夕,新竹市衛生局除向辛勤守護市民健康的藥師們致上節日祝福,也提醒民眾注意用藥安全,特別是中秋常見的應景水果「柚子」,可能與部分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影響療效甚至帶來風險。衛生局並呼籲每日需固定服藥的市民,應避免食用柚子、葡萄柚等相關水果,遠離「用藥地雷」,安心歡度佳節。
竹市藥師公會理事長李璧瑤表示,中秋節最常食用的應景水果就是「柚子」。柚子與葡萄柚同屬柑橘類,含有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會抑制小腸及肝臟的代謝酵素(CYP3A4),使藥品代謝變慢,血中濃度升高,增加副作用發生的風險。葡萄柚與柚子對藥品代謝的影響可能持續數小時,甚至長達兩到三天。若想應景食用,並非完全不能吃,建議淺嚐1至2瓣即可,避免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
衛生局說明,受柚子與葡萄柚影響的藥品種類相當多,若與這些水果同時食用,可能增加副作用風險。例如,降血壓藥可能導致血壓過低或心跳不規律,降血脂藥則可能引起嚴重肌肉疼痛或肌肉病變。抗心律不整藥可能影響控制心跳速率的效果,而鎮靜安眠藥則容易使藥效增強,造成過度嗜睡或頭暈。免疫抑制劑可能引發嘔吐、頭痛、四肢無力、腹痛,甚至腎毒性;抗癲癇藥則可能使血中濃度升高,導致視線模糊或口腔潰瘍等過敏症狀。衛生局提醒,服用上述藥品的民眾務必留意與柚子、葡萄柚的交互作用,謹慎飲食,以守護自身健康。
衛生局進一步說明,藥品不同於一般食品,必須依照醫師與藥師的專業指示正確使用。節慶期間可以品嚐柚子,但正在服藥的民眾仍需特別注意交互作用風險,服藥時以白開水搭配最為安全,療程期間也應避免食用柚子或葡萄柚及其果汁。民眾就醫時,務必主動告知醫師自身的飲食習慣與保健食品使用情況,以利醫師掌握完整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