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中央選舉委員會提供)
南投縣議員陳玉鈴的罷免案於7月13日開票決勝負,結果顯示同意罷免票數高達12,160票,遠遠超過不同意罷免的5,868票。然而,由於未能達到法定四分之一的罷免門檻,這項罷免案最終功敗垂成。
針對此次罷免結果,南投縣長許淑華對現行制度提出質疑,認為其存在不完善與不公平之處。她指出,同意罷免票數比不同意罷免票數多出6,292票,更比陳玉鈴當選議員時的5,028票多出7,132票,然而卻無法罷免被多數民意「唾棄」的對象。許淑華諷刺地表示,這恰好應證了賴清德總統曾說的「多數不代表民主」,但她也只能夠接受這樣的選舉結果。
藍綠陣營各執一詞:基本盤消長成焦點
對於陳玉鈴罷免案的結果,藍綠雙方陣營各自進行了詮釋與解讀,基本盤的消長成為論戰焦點。
民進黨方面,對此次罷免案未能通過表示「高歌勝利」,聲稱國民黨在「南投崩盤」。
然而,國民黨地方人士則對民進黨的說法嗤之以鼻,直指其是「笑死人」的回應。國民黨地方人士反駁指出,陳玉鈴的不同意罷免票僅佔總票數的「一成」,雖然罷免案最終未通過,但這也充分凸顯出竹山、鹿谷地區民眾對賴清德總統及民進黨的極度不滿。該人士強調,相較於2023年南投立委補選時民進黨曾獲得14,000多票,此次陳玉鈴的不同意票卻僅剩5,000多票,顯示綠營在該地區的基本盤已大幅萎縮,形同「真正崩盤的是民進黨!」
該人士進一步指出,竹山地區長期以來被視為民進黨的「大票倉」,賴清德總統在總統大選時曾在此地獲得四成的選票。然而,此次陳玉鈴在罷免案中僅獲得一成的不同意票,這強烈顯示出民眾對賴清德及民進黨的憤怒情緒。國民黨地方人士預期,國民黨在竹山、鹿谷地區的支持者將會持續增加。
游顥誓言迎戰不公罷免案 捍衛民主精神
與此同時,立法委員游顥也對此次罷免結果發表看法。他表示,未來即將迎戰8月23日針對他的罷免案,這同樣是一場「不公平的選戰」。游顥指出,他以七萬多票當選立法委員,但被罷免的門檻卻僅有45,000多票。面對這種不公平的制度以及民進黨的政治追殺,游顥誓言將會「挺直腰桿全力迎戰」,堅決「不讓民進黨獨裁,不讓賴清德倒行逆施!」。他的表態為即將到來的另一起罷免案,預示了一場激烈且充滿爭議的政治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