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景尾溪舊河道 北市萬和1號公園打造水水生活基地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21-11-28 05:12

重現景尾溪舊河道 北市萬和1號公園打造水水生活基地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甫完成萬和1號公園再造工程,27日舉辦成果發表會,柯文哲市長至現場與地方民眾共同見證萬和1號公園的重生,期許地方建設能兼顧地方需求與歷史文化傳承。工務局表示,萬和1號公園過去曾是景美溪東支流一部分,歷經眷村遷徙及堤防興建,支流埋入地下箱涵中。市府透過在地社群探索追朔、機關間溝通協調,於106年開啟公園東北側地下箱涵頂蓋,重現景美溪東支流歷史軌跡,並於109年起以生態棲地及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為改造主軸,進行景觀改善工程,今年成功將萬和1號公園營造為景美地區別具歷史意義與生態價值的「在地水生活」環境教育基地。

柯文哲市長指出,過去的都市水系以快速排流為目標,多被封鎖於都市化的水泥結構中,而一個健康城市的地景應是看的見活的河川與水岸生活的日常交織。萬和1號公園的開蓋,結合河溪生態與民眾休憩交流空間,是人與自然和諧、城市與自然平衡、社會與生態良性循環永續城市的最好證明。

公園處黃淑如處長表示,萬和1號公園在河道復舊、永續環境塑造、人本空間的原則下,結合地景藝術打造隆盛橋壁面意象,以生態水道詮釋景美溪東支流,透過植物群落的自然過程過濾雨排水,讓水循環被閱讀、被理解並重新融入生活。

水利處陳郭正處長表示,多次與公園處研商後,為克服既有水源不足,水利處於溪州2號疏散門旁將蟾蜍山自然降雨的水源導入公園儲水囊,利用雨水提供生態水道中水源,塑造多樣的生物棲息環境。

萬和里吳祚榮里長表示,透過工作坊及說明會等方式,居民與公園處意見交流。公園內更設置了與萬福國小師生共同創作,具文山區歷史脈絡的故事燈及鑲著生態願景陶板的隆盛橋意象。

在民間與市府團隊各處共同努力下,萬和1號公園成為自然、人文、藝術交織的水水公園,達到棲地環境再造、歷史再現、社區交流與互動等環境認知,讓更多民眾與孩童對自身環境產生認同與責任感,也因此促進此彼感情的連結,進而一同守護這塊自身成長的家鄉。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