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症衝大醫院將噴1200元! 《康健》首公布8大疾病「特色醫院」名單

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2025-11-07 00:17

隨著人口高齡化,醫療負擔日益沉重。為落實分級醫療,衛福部宣布最快於明年下半年實施新制,未來若輕症未經轉診,直接至醫學中心就醫,將加收當次醫療費用50%的部分負擔。依目前平均費用估算,民眾未來若直衝大醫院看小病,恐需自付約1,200元。

然而,民眾長期以來存在「看病必去大醫院」的迷思。為終結看病迷思,並提供民眾在分級醫療制度下的就醫新依據,《康健》雜誌首度結合頂尖權威專家與健保公開數據,針對全台400餘家醫院進行評選,公布了8大疾病的「特色醫院」名單。

8大疾病特色醫院公布,北醫附醫奪7項成最大贏家

本次評選涵蓋8大關鍵疾病:氣喘、肺阻塞、糖尿病、腎臟病、人工關節手術、子宮肌瘤手術、心肌梗塞與腦中風

評選結果顯示,共有19家醫學中心、36家區域醫院、47家地區醫院入選,其中不乏在多項疾病照護上重複入選的醫院,顯示其醫療實力深厚。

醫學中心組: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入選項目最多,共5項(氣喘、人工關節手術、子宮肌瘤手術、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展現在慢性病與急重症的高水準。衛福部雙和醫院、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亞東紀念醫院則以4項居次。

區域醫院組: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表現最為突出,在8大疾病中入選7項(肺阻塞、氣喘、糖尿病、腎臟病、人工關節、子宮肌瘤、心肌梗塞),展現「準醫學中心」的強大整合實力。

衛福部桃園醫院、大林慈濟醫院與嘉義基督教醫院則以6項入選。

地區醫院組: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表現最出色,入選3項(腎臟病、人工關節手術、子宮肌瘤手術),顯示小醫院在特定領域的專業實力不容小覷。

中小型醫院實力獲證明,慢性病照護不輸醫學中心

《康健》的調查結果證實,中小型醫院在特定疾病照護上的表現,不一定遜於醫學中心。

尤其在糖尿病、腎臟病、人工關節手術與子宮肌瘤手術等慢性病或處置相對單純的項目上,中小型醫院的照護表現同樣出色。例如,童綜合醫院透過AI與跨團隊合作,為糖尿病病人打造精準照護;四季台安醫院則以影像化醫病溝通,讓子宮肌瘤微創手術更安全。

相對地,需要跨專科團隊、高階設備或人力密集追蹤的急重症項目,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肺阻塞與氣喘,仍以中大型醫院為主力。

全台首份可驗證依據,賦予民眾就醫選擇權

《康健》表示,這是全台第一份量化且可驗證的就醫參考依據。在健保新制即將上路、民眾就醫負擔可能增加的前夕,這份名單的公布,旨在賦予國人更多就醫的主導權。未來民眾在面對健康挑戰時,可以告別焦慮盲從,參考客觀數據,精準自信地選擇最能守護健康的專業醫療團隊。

2025年度特色醫院完整名單與調查說明,請前往下載: https://web.commonhealth.com.tw/2025Hospitals/list.pdf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