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灣裡設醫院並調高弱勢補助 南市議員林美燕為長者發聲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2025-11-04 15:26

台南市今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市議員林美燕4日進行總質詢,上百位白髮高齡鄉親到議會聆聽切身權益的議題,希望喜灣重劃能規劃醫療用地,設立大型醫院。另外,物價飆升,台南市最低生活費標準1萬5515元,但中央訂的補助每月只有8329元,補助與現實落差達1.5倍,也讓弱勢老人日子過得更苦。

林美燕指出,台南市65歲以上的老人有37萬人,占全市5分之一,這樣的人口比例高於全國平均值17%,南區近12萬人口,灣裡居民就有2萬5千多人,年紀大身體病痛就出現,可是南區沒有大型醫院,老人家要去看病只能搭公車再轉車,不斷爭取下,已經有公車可以在大型醫院停靠,可是班次和路線還可以調整得更好。

林美燕說,喜灣重劃是公辦重劃,正在辦土地登記,重劃土地區分有住宅區、商業區、農業區和觀光發展區,未來可為地方帶來產業發展及就業機會,但,老人家最關心的就是,喜灣重劃有沒有規劃醫療用地?蓋一所醫院要多大用地?

黃偉哲市長表示,地區醫院若規劃1、2百床,需要0.5公頃的用地。市府會跟中央國產署爭取一塊地,對外招商,可比照台南市醫模式經營。

林美燕也希望除了將1號公車轉型為101路都會公車,可停靠成大醫院外,也能儘速開闢新路線到奇美、安南和市立醫院,以解決老人家就醫的交通問題。

因為台南市邁入超高齡社會,林美燕指出,老人除了健康問題,經濟更是最大問題,根據統計,台南最低生活費標準1萬5515元,全市只有1萬9416位長者能領取中低收入生活津貼,佔人口比例4.6%,但每月中央訂的補助只有8329元,補助與現實落差達1.5倍,有些生活陷入困境的老人,是因為子女不照顧,這些老人要申請補助就會卡關,因此建議,彈性放寬申請補助的資格標準、提高補助的涵蓋率,讓更多弱勢老人能得到照顧,並定期檢討審查標準,讓其更符合人性化。

林美燕表示,全市只有20間全日型住宿身障照顧機構,只能提供2639床,但,台南市有10萬多位身心障礙者,家屬不斷陳情,床位覆蓋率只有2.6%,機構床位不足,候補期過長,也缺乏即時透明的床位資訊查詢系統,加上機構費用每月3到5萬元,即使低收入戶全額補助22100元,還須自付近8千元,補助不足,家屬難以長期負擔,不但會出現有床位也住不起的現象,更會造成照顧家庭壓力和潛在社會問題。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