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城(1519)今日股價強勢漲停,在周刊1301期有提到受惠AI電力基建的個股。法人預估今年營收可望衝破240億元,明年可突破320億元,短期目標價上看745元。
當全球關注中美AI競賽時,我們往往將焦點放在演算法、晶片與模型的精準度上,然而在背後悄然較勁的,還有一場更實際、更耗資的競爭—電力與基礎建設。美國正全面展開AI相關基礎設施投資,企圖在未來的AI能源競爭中搶得先機。
AI要跑得快 電力得跟得上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在賓州宣布,將投入高達700億美元推動AI與能源發展,其中包含對AI數據中心、晶片工廠、電力設施的大規模投資。這背後的邏輯很簡單:AI要跑得快,電力得跟得上。
尤其生成式AI(如ChatGPT)的運算量驚人,其推理階段比傳統計算需求高出數倍。根據美銀美林的估計,從2023年到2030年,美國電網將以每年2.8%的速度成長,而AI數據中心的電力需求更將以每年11%暴增,等於AI未來每年吃掉1–2%的全球用電量。
在美國推動AI數據中心與電網升級的浪潮下,台灣重電族群迎來前所未有的成長契機。華城(1519)憑藉全球最大變壓器產能與星門計畫訂單,成為最直接受惠者,並且作為台灣重電類股的龍頭,外銷比重超過五成,動能最為強勁。
為了因應用電飆升,美國也加速推進電力變壓器、開關設備、儲能系統等的升級工程。其中,台灣的華城(1519)就是最大受益者之一。它拿下美國「星門計畫」旗下德州超級數據中心的變壓器訂單,總金額達新台幣20億元,並持續擴廠以供應北美市場。
華城6月營收達23.3億元,月增43.07%、年增20.97%,表現亮眼。第二季營收累計達60.73億元,季增37.3%、年增30.7%,寫下歷史次高紀錄,展現強勁成長動能。華城目前訂單能見度已經看到了三年後,產線全年無休,新產能預計2026年第二季上線,出貨比重預期會有超過50%來自美國。這不僅說明美國對高品質重電設備的強烈需求,也彰顯台廠在這波基礎建設潮中的關鍵角色。
總結來說,美國這一波的基礎建設投資代表其對AI發展已進入第二階段—從「開發工具」進入「支撐體系」。在全球電力升級浪潮中,華城不僅是變壓器領域的台灣龍頭,更是美國AI基礎建設計畫中的重要供應商。面對AI時代的電力挑戰,華城正以強勁的接單動能並深耕北美市場,穩步朝下一個成長高峰邁進。

▲華城 1519(圖片來源:CMoney)
📈 想投資這檔潛力標的嗎? 只要有證券帳戶即可立刻上場!
現在選擇玉山證券,享有多重開戶優惠
→ 完成開戶還能抽 知名連鎖餐券$8,000!

開戶快速,立即行動
→ 點擊連結即可完成開戶,趁著這波開戶優惠、好禮大放送,開啟你的投資新旅程!
👉 詳細活動內容請見:https://www.moneyweekly.com.tw/ArticleData/Info/Article/200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