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提升農民芭樂種植技術及增加收益,溪州鄉農會今(9)日舉辦「114年彰化縣番石榴評鑑競賽推廣計畫」活動,由彰化縣內14鄉鎮、96組爭奪冠軍芭樂王寶座。溪州鄉農會總幹事彭顯賦說,藉由這次評鑑活動,除了讓農友之間有互相競爭及交流機會外,更間接提升彰化芭樂知名度,也希望消費者能多選購「提拔提芭」,支持芭樂農。
此次邀請臺中區農業改良場前副場長高德錚博士、鳳山農試所、農業部農糧署及中區分署、彰化縣政府等7名擔任本次競賽評審,並訂定評鑑辦法,邀請彰化縣各鄉、鎮、市番石榴產銷班及農友共100組,評鑑結果取團體獎冠軍1名、亞軍2名、季軍3名、優勝8名。個人獎冠軍1名獎金10,000元,、亞軍2名獎金6,000元、季軍3名獎金3,000元、優勝10名獎金1,000元。
提升芭樂農種植技術 溪州鄉農會舉辦114年彰化縣優質番石榴評鑑競賽
農會總幹事彭顯賦表示,目前國內最常見的芭樂品種為「珍珠芭樂」,市占率超過九成,因此極易因生產過剩及市場價格波動影響果農收益,為逐步淘汰較不具市場競爭力之番石榴品種,並發展在地特色,縣府自112年起於溪州鄉推動「番石榴品種更新計畫」,補助每分地1萬元田間管理費,鼓勵農友轉作市場潛力佳的新興品種「津翠」。因該品種夏季果實果心不易軟,打破消費者普遍對於夏季番石榴品質不穩定之印象,希望藉此達到番石榴產期調節的效果,目前已有5.5公頃果園完成品種更新並穩定生產。
農會總幹事彭顯賦指出,今年受極端氣候影響,丹娜斯颱風與連日豪雨造成番石榴花苞與幼果大量掉落。番石榴自開花至採收需時約兩個月,在果農積極復育與調整田間管理措施下,目前果品品質與產量已逐漸回穩。除了感謝農業研究單位的付出之外,加上農會每年都會舉辦番石榴講習與競賽,有助於番石榴的推展,當然最重要的是,農民配合與農業研究單位的努力不懈、精益求精的專研,才有現在溪州番石榴的知名度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