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器官移植病人也能擁抱新生命,實現為人父母的夢想,奇美醫院跨域團隊成功助39歲腎移植媽喜迎健康男寶寶。9日,奇美醫院舉辦一場溫馨的滿月派對,寶寶在滿月前夕與父母一同公開亮相。奇美醫院院長林宏榮、佳里奇美醫院院長田宇峯、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等出席,一起分享這段充滿淚水與希望的奇蹟歷程。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和出生登記資料統計,2001至2012年,全台僅有97例腎臟移植女性成功生產,比例為每26400名新生兒中有1例。田宇峯院長說明,台灣腎移植後女性的活產率達79.4%,但早產率也有46.8%、低出生體重率53.3%、剖腹產率50.7%,遠高於一般孕婦。移植後懷孕需面對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對胎兒可能造成影響。若是高齡或自然受孕,難度更是倍增。
39歲的林女士,17歲時因雙側腎臟衰竭,開始近8年的洗腎生活,一邊選擇血液透析洗腎治療,一邊等待腎臟移植。25歲時,幸運獲得大愛捐贈者的健康腎臟,由田宇峯院長團隊成功移植,終擺脫洗腎束縛。林女士與先生交往10年,雙方感情穩定,由於腎臟移植病人懷孕存在高風險,家人勸說不要懷孕,但林女士依舊有著為人媽媽的夢想,期待有個屬於自己的孩子。
林宏榮院長表示,為助林女士圓夢,奇美醫院2024年啟動跨科別合作,由移植醫學科、婦產科、兒科、藥劑部及營養科團隊共同進行評估。在免疫抑制劑調整後半年就自然懷孕了,懷孕期間,林女士遵循醫囑、規律回診,醫療團隊提供最專業的照護。2025年9月10日以剖腹產順利產下1名2750公克的健康男寶寶,林女士當下激動落淚,圓滿實現多年來的母親夢,也成為奇美醫院第一位腎臟移植後自然懷孕成功的女性病人。
奇美醫院移植醫學科主任孫定平表示,器官移植女性懷孕屬高風險,建議懷孕時機應於移植後1至2年、器官功能穩定且無排斥反應時再考慮。懷孕前應由移植團隊與高危妊娠專科共同評估,並調整免疫抑制劑,以確保胎兒安全。同時呼籲,器官移植女性應於計畫懷孕前至具備跨科照護能力的醫院進行全面性諮詢,以降低母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