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中秋夜「火把遊庄」 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獲民俗登錄

記者陳致愷/雲林報導 2025-10-07 17:09

傳承近百年的獨特客家民俗「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在中秋夜晚的水汴頭崇賢寺盛大展開/翻攝照片

雲林縣長張麗善親手頒發民俗登錄證書給保存者水汴頭崇賢寺/翻攝照片

雲林縣長張麗善親手頒發民俗登錄證書給保存者水汴頭崇賢寺/翻攝照片

傳承近百年的獨特客家民俗「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在中秋夜晚的水汴頭崇賢寺盛大展開。雲林縣長張麗善特地前往活動現場,將民俗登錄證書親手頒發給保存者水汴頭崇賢寺,藉此肯定並鼓勵當地居民多年來為這項珍貴傳統所付出的努力與傳承。

張麗善表示,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是詔安客家獨有的民俗文化,保存者水汴頭崇賢寺對於民俗的傳承與實踐功不可沒,每年都肩負起集結與籌辦的重任。她強調,在廟方的號召下,當地居民展現出自主且自發性的參與熱情,這充分體現了「民間高度認同」的登錄精神。觀音佛祖夜巡的獨特形式,也顯著反映了地方文化特色。這次登錄及認定,對所有努力付出的鄉親來說,可謂是實至名歸。

縣府指出,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已於114年1月正式公告登錄為雲林縣民俗。它不只是「2025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系列活動中的亮點,更是詔安客家族群一項特殊且珍貴的文化資產。這項民俗起源於1929年西螺地區為振興商業而發起的「迎夜景」活動,雖然曾經在許多農村盛行,但隨著時代演變,如今只剩下崙背水汴頭完整保留下來,成為當地獨有的中秋夜巡儀式。

活動的核心是觀音佛祖出巡遶境,居民們不分老少、家家戶戶親手製作傳統的竹製火把(客語稱「澹仔火」)與「顧更寮」,遵循巡營、掃路角、除煞等科儀,在夜色中提著火把繞行庄頭,藉此驅邪除煞、安營護境,保佑地方平安。

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指出,雲林縣目前已登錄12項民俗,而水汴頭崇賢寺更是少見地擁有「水汴頭跌(跋)米籮」和「崙背詔安客庄迎暗境」這兩項民俗的保存者,可見廟方對於地方文化傳承的用心程度。

陳璧君提到,這項民俗由保存者自主籌辦,從居民自製竹火把、以「澹仔火」遊庄、到人力抬行神轎等方式,都完整地保留了最原始的傳統形式與樣貌,充分展現了這項珍貴民俗得以永續傳承的民間活力與核心關鍵。她邀請大家每年中秋節都來崙背水汴頭社區,體驗這份獨特又溫暖的詔安客家民俗。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