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羅斯福與基隆路口已初步恢復拆圓環前通行效率 蔣萬安:審慎因應連假前車潮

地方中心/台北報導 2025-10-02 21:00

台北市長蔣萬安。(圖/台北市府秘書處媒體事務組)

台北市府日前進行爭議多時的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公館圓環拆除工程,並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但仍在平面道路上保留大客車專用道。修改過後的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正交路口路型將已正交路口昨9月29日開放通行。不過進入上班上學日後,該地區連續幾日出現「塞車地獄」戲碼,用路人怨聲載道。台北市長蔣萬安今(2)日表示,這兩天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雖已基本恢復拆除前的通行效率,但要特別注意因應明(3)日中秋連假前的下班車潮。

台北市府今(2)日召開道路交通安全會報,首先探討公館圓環拆除後的交通改善成果,蔣萬安肯定市府跨局處的努力,他並指出根據過往的經驗,大型的圓環拆除或路型的改善工程至少都要2周到1個月的時間,這兩天雖已基本恢復拆除前的通行效率,市府除了持續優化路型與號誌,更不能鬆懈、要特別注意因應明(3)日中秋連假前的下班車潮。

對於公館圓環拆除後外界討論第一個通勤日的交通事故,台北市警局交通大隊長陳立祺首先澄清,依照以往同一標準,圓環拆除後至今僅一案成案,4天以來平均每天僅0.25案,比以往圓環未拆時平均每天0.756案明顯較低,後續也會持續追蹤觀察。

交工處長張建華接著說明針對9月30日通勤狀況的改善,市府採取九項因應措施,包含:

一、在尖峰時段將東側斑馬線號誌改為兩段式穿越

二、東南角、西北角轉角路型微調

三、往北右轉專用車道,改為右轉車道

四、往北外側第二車道直行車道調整為直行右轉車道

五、福和橋往東大客車左轉專用車道開放汽車左轉

六、義交加強指揮疏導西側行人與右轉車輛動線

七、往南第二左轉車調整為直行

八、動態調整號誌連鎖

九、調整羅斯萬盛街口及羅斯福路四段90巷公車專用道秒數

張建華表示,九項措施的推行已使本路段在尖峰時刻基本恢復至拆除圓環前的交通狀況。從交工處報告簡報可見,無論晨峰進城或昏峰出城的車流,在羅斯福路、基隆路、福和橋等車流長度數據與實況影片都可看出明顯改善。張建華補充,昨天處內同仁還自己開車3趟實測,從基隆路-敦化南路口到羅斯福路,分別是6分鐘、11分鐘、5分鐘,較首個上班日的通勤狀況有明顯改善。

張建華強調,拆除公館圓環、調整為正交路口的首要目標是提升安全性,目前希望能夠維持在圓環拆除之前通行效率,而中秋連續假期在即,預計明天下午開始會有返鄉車潮的湧現、會持續加強監控及疏導。

公運處長李昆振表示,尖峰時段往北方向也僅出現161班次的公車,無法理解外界有300班公車同時在此出現的說法;目前公車通行本路段的旅行時間已經逐漸恢復到施工前水準,甚至福和橋下橋往公館方向的公車通行時間比拆除前還快。

蔣萬安表示,公館圓環是連續7年台北交通事故發生率最高的路口,拆除圓環改爲正交路口是該做的事、不要因爲一些外界不實的質疑就陷入父子騎驢的困境。他肯定交通局、工務局、警察局等相關單位將原本預計65天的工期大幅縮短為17天內完工;拆除後,同仁也每天監測路況、討論對策,目前觀測到的改善效果已回到圓環拆除以前的水準,除了感謝同仁連夜的努力,也感謝所有市民朋友的體諒以及配合。

本次會報列席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學系吳昆峯教授表示,肯定市府以交通安全為最主要的目標,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改善,很不容易;昨(1)日陽明交大的研討會結論「在安全的基礎上逐步提升效率」也與今天市長的裁示一致。他進一步說明,交通改善追求的「順暢」並非越快越好,而是通行時間穩定、衝突變少,才是比較理想的目標,也相信市府對公館圓環拆除後的路口規劃會在民眾適應的情況下越來越好。

蔣萬安表示,行百里者半九十,未來還須不斷地調整,尤其對於中秋連假前的車潮不能鬆懈。他指出,包含民眾反應的建議,在標誌、號誌、標線都還有精進優化的空間,根據過往的經驗,任何大型圓環拆除或者是路型的改造工程大約都要2周到1個月時間進行不斷的調整,以羅斯福路公車專用道爲例,當時至少花了兩週的時間才上軌道;明日勢必迎來中秋連假前的下班車潮,他要求警察局在內相關單位加強協助路口疏導,以及提前做相關的宣導。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