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里農會碾米設備「老花眼」 立委楊瓊瓔爭取490萬元汰舊換新

記者王文吉/台中報導 2025-10-02 13:28

后里區農會碾米廠的精米色彩選別機使用近20年。

台中后里區農會碾米廠的精米色彩選別機使用近20年,宛如「老花眼」般選別效率不佳,不僅耗能,還影響稻米加工品質。立委楊瓊瓔爭取490萬元經費更新精米設備,她表示,老舊機器無法一次篩出碎石與異色粒,需反覆操作;新式色彩選別機年底完工上線後,將大幅提升稻米加工品質良率,讓農民辛勤耕作更有保障,后里白米競爭力也跟進升級。精米色彩選別機效率不佳,需要重複循環選別5至6次。

精米色彩選別機效率不佳,需要重複循環選別5至6次。

為協助農會提升稻米加工品質、保障農民收益,立委楊瓊瓔國會辦公室2日上午辦理「后里區農會所提114年度提升精米設備(色彩選別機及周邊設備)計畫」現勘,農業部農糧署、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台中市后里區農會、台中市議員陳本添、邱愛珊、后里區舊社里長林有盛、公館里長馮詠淮、月眉里長吳新春、眉山里長潘錦致、聯合里長陳查某、義里里長林東成、墩南里長陳輝等單位出席。

后里區農會現有精米色彩選別機老化,影響稻米加工品質。

后里區農會現有精米色彩選別機老化,影響稻米加工品質。

后里區農會總幹事陳清琪表示,后里區農會自民國94年設立碾米加工廠,現有精米色彩選別機已使用近20年,機器和人一樣會視力老化,他形容猶如老花眼及散光,無法一次就將碎石、異色粒選別出來,需要重複循環選別5至6次,耗電、效率差。

陳清琪提出提升精米設備(色彩選別機及周邊設備)計畫,總經費490萬元,特別感謝楊委員協助爭取農業部及台中市政府分別補助318萬元、73萬元,農會自籌98萬元,包括規劃設計、招標、設備安裝與試車驗收,預計年底即可啟用。屆時每年可加工稻穀將逐步成長,從114年度的14萬公斤,至117年度將達17萬公斤,有助提高農民收入。

后里農會汰換精米選別設備,有助提升后里米品質及競爭力。

后里農會汰換精米選別設備,有助提升后里米品質及競爭力。

農糧署中區分署長陳尚仁及台中市農業局運銷加工科長廖世偉在會中也提到,政府長期推動「米食產業升級計畫」,鼓勵各地農會改善設備、精進技術。后里區農會更新色彩選別機,可有效排除受損、變色或不良米粒,確保白米品質,將大幅提升市場競爭力。

后里農會出產的「源頭米」。

后里農會出產的「源頭米」。

陳本添也說,后里出產的「源頭米」相當出名,透過立委的積極奔走,讓后里農會得以汰舊換新精米選別設備,提升后里米的競爭力。邱愛珊則指出,感謝楊委員爭取經費,升級新一代的色彩選別機,未來后里米品質不僅能提升,也讓農民辛苦耕獲得合理報酬。

楊瓊瓔說,后里區是中部重要稻米產區,后里區農會自民國94年成立碾米加工廠以來,肩負整合豐原、外埔、大甲、神岡等地稻米收購與精製的任務,但因機具老化,良率降低,影響米質與產能,導致農民收益受損。

楊瓊瓔強調,台灣稻米市場競爭激烈,唯有持續精進設備,才能在外銷與內銷市場中站穩腳步。這次爭取更新精米色彩選別機及周邊設備經費,不僅能改善后里碾米廠的產能與品質,更能讓農民收入獲得保障,進一步推動台中農業升級與品牌化發展。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