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光科大文化設計系「商圈品牌設計成果展」,吸引許多觀眾前往觀展。(弘光科大提供)
在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指導及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協力下,弘光科技大學文化設計與行銷系及東海藝術街商店街區管理委員會,於9月29至30日,在台中市龍井區藝術街-辛藝術 Hsin Art Gallery,辦理「商圈品牌設計成果展」,展示15名大三學生們為12個店家進行視覺識別重塑的新提案,透過專屬的文化標誌,再造「東海新藝境」。
文化設計系學生為阿育印度料理進行視覺識別的再造與重塑。(弘光科大提供)
文化設計系指導老師許伯豪、林敬榮、曾國軒表示,透過對在地店家的深耕與訪談,學生們分組為12家品牌,進行視覺識別的再造與重塑,核心理念是以「東海新藝境」為引領,將藝術街區的優勢元素注入品牌,重視永續經營,結合設計、美學與文創產業的創新平台,透過環境友善的設計、街區活化計畫,提升整體藝術環境品質與吸引力。
文化設計系學生蘇宇誠以太陽、山、茶杯設計出得閒茶事商標。(弘光科大提供)
這次參與的商家品牌有:阿育印度料理、佛羅倫斯義法料理餐廳、阿蘭貝爾牛排廚房、頤億堂茶藝美術、花半開生活美學館、得閒茶室、潘潘喜歡、李雲風情坊、印度市集、艾凡里咖啡、Flat69、奇奕坊。
進行阿育印度料理視覺識別的再造與重塑的學生鄭珮妤,在訪談過發現,這間餐廳的料理價格為對學生而言偏高,為了突破價格限制,及拓展更多樣化的客群,以這間店的人氣料理Pani Puri,設計了一組視覺識別系統,藉由攤車販售入門款小吃,吸引對異國風味感興趣的學生、觀光客潛在客群。
為阿蘭貝爾牛排廚房設計的學生許芷僑,品牌再造保留牛的元素,發揮店名來自於希臘神話幸運、幸福意涵。(弘光科大提供)
為阿蘭貝爾牛排廚房設計的許芷僑同學,希望這次的品牌再造,保留牛的元素,發揮店名來自於希臘神話幸運、幸福意涵,讓顧客在用餐中感受到幸福感,以圓潤可愛風格發想出戴著廚師帽的牛廚師來設計商標,用綠色字體配上黃色主色調,呈現幸福、自在、溫暖感。
得閒茶事主要以品茶、販售茶皿、茶器為主,且不定期舉辦小茶會與講座。學生蘇宇誠在進行視覺識別的再造與重塑時,以太陽、山、茶杯設計出商標,用蘊育好茶的山脈代表茶師的沈穩,以茶杯代表店內展售茶器、茶皿,太陽則象徵每一杯茶如同太陽一樣溫暖、有人情味。
文化設計與行銷系系主任吳牧臻指出,每組學生皆非常用心地進行品牌再造,將突顯東海藝術街的獨特藝術風格,結合現代設計與創新理念,形成專屬的文化標誌,這不僅能夠吸引藝術愛好者與遊客,更能讓當地居民對居住的街區感到自豪,這個再造過程不僅是品牌的轉型,更是整個社區向更繁榮與永續發展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