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王惠琳/綜合報導
內政部將修改「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包括房客享有訂約及續約合計3年租期、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當月房租指數的年增率、房東不得禁止房客申請租金補貼或遷入戶籍等。雖然內政部修法立意在於保護房客權益,但專家卻直言,實施租金管制的國家,全都引發租金暴漲、租賃住宅供給量減少,無一例外。
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表示,許多歐洲國家或城市都曾陸續實施租金管制法案,限制每年租金漲幅,而幅度多參考消費者物價指數,或者訂一個天花板上限值,然而諸如德國、西班牙、愛爾蘭、荷蘭等國實施後,均引發租金暴漲,民眾上街遊行抗議。
何世昌指出,由於每年漲幅有限,房東能漲滿就漲滿,投報太低便轉向Airbnb,另一方面,既有租約受到管制,房東就會找藉口驅逐房客另訂新約,而新約價格往往大幅調漲。
何世昌更舉出去年開始實施「平價租金法案」的荷蘭為例,這個法案的特點之一,是設計了一套評分標準,依房屋的大小、地點、設施和公共空間等項目,將租賃住宅分為不同等級,低於143分以下被歸類為社會住宅,租金上限約880歐;144分以上為自由市場,無租金限制。
何世昌提到,在實施租金管制之前,荷蘭政府也看到其他國家失敗的後果,所以「平價租金法案」設計了彎彎繞繞的機制,包含評分與房東稅等制度,希望能避免重蹈覆轍。很可惜的,荷蘭政府依然失敗了。
2024年,荷蘭全國租金平均漲幅逾5%。原本漲幅相對少的社會住宅類房屋,在2024年漲幅狂飆,接近管制上限的5.8%。預期2025年的租金漲幅,可能不亞於2024年。從其他各國經驗來看,非得等到租金基期墊高、或者達到滿足點之後,漲幅才會趨緩或下降。
何世昌悲觀認為,雖然期盼台灣不要重蹈覆轍,可歷史總是重演,看來又要走覆轍的老路,只能嘆氣,租屋族請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