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醫院失智症中西醫合療門診創新上路 一次門診享雙效治療服務

記者吳順永/台南報導 2025-09-02 00:22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率先打破傳統醫療界線,首創由西醫精神科醫師進駐中醫門診的合作模式,開設「失智症中西醫合療門診」,為失智症患者提供一次門診即可享有雙效治療的全方位服務。

安南醫院一直致力於中西醫結合醫療,全國首間嘗試由家醫科西醫師進駐中醫門診的醫院。此次聚焦失智症與腦退化照護,由精神科王文隆醫師等主導串聯中醫資源,是「以人為本」的創新舉措:患者在看中醫調理的同時,也能即時獲得西醫專科的評估與建議,省卻來回轉診的不便。這種跨科合作模式,被視為提升失智症照護品質的重要里程碑。

林聖哲院長指出,中西醫合療失智門診結合精神科精準診斷與中醫辨證論治,採「雙軌並行、優勢互補」策略,以「中醫調體質、西醫查病因」的協同模式,讓患者在一次門診中即可享有雙方醫療專長的服務,透過中西醫團隊討論,為每位患者制定個人化的整合治療計畫,包括針灸、中藥與西藥並用,以及營養諮詢、復健運動指導、經顱磁刺激等多元療法,以達到1+1>2的療效。

合療門診由西醫進行認知功能測試、神經心理評估及藥物治療,中醫則依體質施行針灸、中藥調理等,針對記憶退化、情緒失控、睡眠障礙等症狀同步改善。例如:針對血管性失智症患者,中醫師透過四診合參辨明是屬於瘀血、痰濁等不同證型,分別予以活血化瘀或健脾化痰等治法;西醫方面則同步監控患者血壓、血糖等腦血管風險因子,必要時調整西藥治療。

針灸輔助失智症治療是門診的一大亮點。黃雋傑醫師表示,研究顯示針灸刺激特定穴位有助改善認知功能及情緒症狀,許多失智長者接受針灸後出現記憶力下降趨緩、睡眠改善等正面變化。同時,中醫中藥依據患者體質進行調理,如採用益腎健脾、活血化瘀的方劑,可望改善失智症患者的整體機能狀態。西醫藥物如膽鹼酶抑制劑或抗失智藥物,則繼續發揮穩定病情的作用。

精神科醫師也特別留意患者伴隨的焦慮、憂鬱或幻覺妄想等情緒行為問題,必要時提供抗精神症狀藥物或非藥物心理介入;中醫則透過針灸安神、寧心益智的治療,協助緩解這些症狀。兩種醫學的優勢互補,充分體現合療門診「中西合璧」的精髓。

從年初運作4個月來,「失智症中西醫合療門診」已初步展現患者病情穩定與家屬壓力減輕的成果。王文隆醫師表示,一位82歲阿嬤近期出現自言自語、幻覺、記憶衰退及足跟刺痛等症狀,王文隆醫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所致輕中度失智,經採藥物、營養、運動建議,並結合黃雋傑醫師的針灸與中藥調理,持續治療後幻覺減輕、足跟疼痛改善,生活品質提升。

另一婦女因婚姻衝突情緒失控自傷,並跳樓導致下半身癱瘓,初見時在急診室情緒崩潰,後於團隊支持下接受復健、中醫針灸與營養治療,逐步恢復行動力與心理平衡。她感謝醫師們在最低潮時給予關懷與鼓勵,讓她重拾對生命的希望。同時,也體現了中西醫合療在重建身心健康上的實質價值與溫度。

雖然失智症仍無法根治,但中西醫合療提供了一種延緩退化、提升生活品質的新希望。醫師團隊也會定期追蹤評估患者的認知功能變化,視需要調整中藥處方或西藥劑量,確保治療方案與時俱進。在未來,中醫部計畫蒐集更多臨床個案數據,以評估此合療模式對延緩失智惡化的客觀成效,作為日後優化治療指引的依據。

中西醫整合醫療已成國際趨勢,美國UCLA早於1993年成立東西醫學中心,歐洲及中國亦陸續推動類似服務。「失智症中西醫合療門診」不僅為患者帶來新契機,更為台灣醫療體系提供創新範本,象徵失智症照護邁入全人整合的新時代。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