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桃園市長張善政29日出席「天下城市高峰會論壇」,以「智慧產業學院 x 企業轉型輔導」為題進行專題演講,分享桃園如何整合產官學資源,透過升級「智慧製造服務中心」,全新打造「智慧產業學院」,推動人才培育與產業輔導,精準協助在地企業進行智慧化與低碳化轉型,讓桃園產業持續邁向AI數位新時代,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標竿典範。
張善政市長表示,桃園是臺灣工業產值最高的城市,擁有全球領先的AI伺服器與PCB製造基地,全市涵蓋逾1萬2,000家以上的不同產業。然而,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著產業升級、人才短缺與技術落差等挑戰。為協助企業因應轉型需求,市府自112年成立「智慧製造服務中心」,提供深度健檢、轉型加速輔導,並引進國內外專家學者開設課程,協助企業導入智慧製造技術,全面提升產業智慧製造相關智識與競爭力。
智慧製造服務中心自推動以來,已完成100家企業健檢、實地查訪24家,並協助企業成功爭取中央補助資源高達2億500萬元,顯示智慧製造推動成果逐漸落地見效。
張善政進一步指出,桃園市擁有約1萬2,000家企業,雖然已透過智慧製造服務中心觸及上百家業者,但相較整體企業規模,比例仍偏低。對此,市府於今(114)年將智慧製造服務中心升級為「智慧產業學院」,聚焦「產業輔導」與「人才培育」兩大核心,特別設計符合中小企業「小而美、快速精準」的企業健診模式,為企業提供更完整的人才培訓與分級輔導機制。
桃園市長張善政出席「天下城市高峰會論壇」,以「智慧產業學院 x 企業轉型輔導」為題進行專題演講。
張善政指出,智慧產業學院首先會建立分級診斷制度,並依據企業類型分類,再透過「微諮詢」機制,短時間內提供初步診斷與建議,協助業者迅速掌握問題核心,再配合「以大帶小」的供應鏈升級策略,由龍頭企業所帶動的產業供應鏈,加速中小企業完成數位化轉型。他強調,這樣的合作模式不僅提升輔導效率,更大幅降低中小企業尋求專業協助的時間與成本門檻,加快轉型腳步,讓智慧升級更貼近企業實際需求。
張善政也補充,在人才培育方面,智慧產業學院採取從基礎到高階的「一條龍」式訓練模式,依產業特性,為企業建構完整的學習路徑及分組輔導,協助企業高階主管建立清晰的轉型願景,也同時讓基層員工迅速掌握生成式AI等實用工具,全面提升營運效率與創新能量。
張善政說,截至目前,智慧產業學院已協助超過50家企業推動智慧轉型,總計超過1萬2,000名人次參與培訓課程,學員滿意度達92%。透過智慧產業學院所推出的課程,企業將能應用AI於報表整理、產線監測、品牌行銷等日常營運,有效提升效率與競爭力。值得一提的是,智慧產業學院更於今(114)年榮獲有「資通訊界奧斯卡」美譽的2025 WITSA Global Award「數位機會/數位包容(Digital Opportunity/Inclusion)」首獎,顯見桃園在協助企業數位轉型上的成果已獲國際肯定。未來市府將持續陪伴企業,克服各種挑戰,推動桃園產業與國際接軌,領航智慧經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