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實作演練無人機基礎飛行訓練強化操作技能。(弘光科大提供)
教育部產學連結合作育才平臺執行辦公室─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與弘光科技大學智慧科技學院與無人機教育訓練中心,8月針對臺灣未來國防結合無人機產業領域,合作辦理為期3天技職與大專教師實務研習課程「無人機與智慧辨識技術:推動未來教育的策略」,吸引30名來自全國各高中職及技專院校的教師與業界技師參與,在三天密集課程掌握無人機結合智慧辨識的最新趨勢,展現技職教育在無人機結合AI智慧辨視領域實作亮眼成果。
大專教師實務研習課程「無人機與智慧辨識技術:推動未來教育的策略」吸引30 名學員參與。 (弘光科大提供)
由弘光科大「無人機教育訓練中心」所規劃的研習課程,以實作案例探討與模擬任務,提升教師在教學現場導入創新科技的能力,課程涵蓋無人機技術原理、民航法規、農業與防災應用、AI 與影像辨識整合,以及實際飛行操作與模擬訓練,透過民航局、工研院、浩興科技及田屋科技等產官法人專家學者深度分享,讓參與者不僅掌握無人機結合智慧辨識的最新趨勢及法規,參與的研習教師也親自動手實際操作,室內及室外實作演練無人機基礎飛行訓練強化操作技能。
弘光科大無人機教育訓練中心表示,透過教育部育才平臺號召全臺大專校院教師辦理研習,參與的教師由北到南都有不同的專業領域教師參與研習,期待透過本次研習課程無人機與智慧科技的導入,結合現行民航局無人機考照培育,將引入更多具備創新力與實作力的無人機科技實作人才,為台灣教育注入新動能,未來將持續推動相關課程;同時,這次全程參與的研習教師皆可由教育部育才平臺獲頒研習證書,並登錄公務員終身學習時數及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研習時數。
參加研習的教師們指出,課程展示無人機在農業病蟲害調查、防災監測與智慧數據分析的應用,讓他們體驗到跨域科技對未來教育與產業發展的重要性,課程涵蓋無人機的設計概念、飛行原理以及其在各種環境下的操作技巧,幫助教師形成對無人機技術的系統性認識透過研習提升無人機新知能,能更自信地引導師生接觸無人機與人工智慧相關知識,啟發學生在 STEM 領域的學習動機與應用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