髮型師飽受五十肩苦「動一下就痛」 醫師:常見40至60歲族群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 2025-08-19 13:01

王姓髮型師近三個月來右肩嚴重疼痛,不僅抬手穿衣、梳頭甚至洗臉都困難重重,每天還得強忍上工,老客人都擔心問:「最近還好嗎?」就醫後確診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五十肩),經安排肩關節囊鬆解注射搭配物理治療後,疼痛明顯減輕,手臂活動範圍也增加許多,日常生活功能大幅改善,讓他又能笑臉迎賓!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瑋璟指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是指肩關節周圍出現發炎、沾黏及纖維化所造成的疾病,常見於40至60歲族群,常被稱為五十肩,以女性比例稍高;典型症狀是肩部持續疼痛,尤其在夜間更為明顯,並伴隨肩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時連穿脫衣服、伸手取物都變得困難。

徐瑋璟表示,該病的病程常分為「疼痛期」、「僵硬期」及「復原期」,若不積極治療,症狀可能持續一年以上,影響生活品質與工作效率,以前述52歲患者為例,他原本不服老,以為可以靠每天伸展動作減緩疼痛,每天忙碌的工作,反倒讓他患部無法獲得休養,病情因而越來越嚴重。

徐瑋璟強調,經評估後,建議患者採用肩關節囊鬆解注射,這是一種針對病灶的精準治療方式,治療過程中,利用超音波儀器導引,再依照病情嚴重程度,將生理食鹽水、高濃度葡萄糖溶液、局部麻醉劑或類固醇等藥劑注射到沾黏、變厚的關節囊及韌帶處,以撐開沾黏的關節囊,精確鬆解受限組織,不僅減輕疼痛,也能增加關節活動度。

徐瑋璟也提醒,此治療通常會配合物理治療,如關節活動訓練及伸展運動,雙管齊下能加速功能恢復,由於全程在影像監控下進行,安全性高,且可避免藥物偏離目標位置。

徐瑋璟強調,五十肩若拖延治療,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往往會延長病程,導致疼痛與活動受限的時間更久,此外,肩部疼痛並非全是五十肩,許多疾病如肩夾擠症候群、旋轉肌袖撕裂傷、鈣化性肌腱炎等,症狀相似但治療方式不同,為避免延誤診斷與最佳治療時機,建議患者出現持續肩痛與活動受限時,應盡快就醫,由專業醫師進行完整評估與治療,早日恢復健康靈活的肩膀。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