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房網News記者蔡佩蓉/台北報導
去年919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房市交易量萎縮,加上近期關稅政策衝擊經濟前景,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的網路民調發現,2025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較,23.8%的房仲業者業績衰退60%以上,其中更有37.2%業者可能轉業。
房仲全聯會7月針對「房仲業者經營現況調查」進行網路民調,結果發現今年上半年與去年同期相較,業績衰退40~60%佔21.3%,衰退60~80%佔11.7%,衰退80%以上的佔12.1%;業績成長僅約佔8.3%。
此外,約有24.5%非連鎖品牌房仲業者,業績衰退80%以上;業績衰退之下,31.8%房仲業受訪者可能轉業,而轉業選擇前3名,分別為餐飲業的45.1%、旅遊業26.2%及外送快遞業24.3%。
房仲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台房屋買賣交易量與去年同期相較減少26.4%,創下2018年以來同期新低;近年房仲會員店數大增,截至2025年6月底止,全台會員家數達7940家,近2年就增加了470家,粥少僧多狀況下,房仲業從業人員陷入困境。
房仲全聯會智庫委員會總會長林金雄則表示,房仲業受到內外夾擊,經濟受制於關稅政策及匯率,房仲業貸款政策掐住流通,目前不利的經營環境,預料在短期內難以改變,他建議地方公會多多介入輔導及關注,或為調整業務項目比例加強租賃服務,或是協助提供友善金融機構等,協助會員業者及非連鎖品牌業者度過難關。
王瑞祺表示,危機就是轉機,對於房仲業未來發展仍充滿信心,或許此時也是產業結構及服務內容重新調整的好時機,像是建立區域聯盟、整合服務上下游、銷售建商餘屋、加入租賃公會擴大陣線至包租代管等,也許正是下階段新房仲的起點,也希望政府正視房仲產業生存危機,檢視信用管制內容,讓買賣交易量回到常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