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統電(5309)最近公布一項重大投資計畫,將透過美國控股公司再投入 3,000 萬美元(約新台幣 8.97 億元),用來強化美國子公司的發展,目標是更深入北美市場、搶下更多訂單。這樣的動作,不只是單純的資金投入,更代表公司正在積極進行「在地化布局」,把戰場推進到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爭取更高的成長空間。
為什麼要加碼美國?主要原因有三個:
第一,美國政府近年來強調「供應鏈安全」和在地採購,很多國際大客戶希望供應商能在當地生產,避免長途運輸和關稅風險。系統電若能在美國就近提供服務,拿下長期合作合約的機率就會大幅提升。
第二,設廠在美國,能更快回應客戶需求,不論是交期還是客製化,都能拉高競爭力。
第三,當成本和物流效率改善,毛利率也有機會慢慢修復。這對於公司長期營運體質,是正向的加分。
從最新財報來看,2025 年第二季系統電營收達到 8.33 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 10.6%,算是回到成長軌道。不過,因為產品組合轉換與匯率波動,毛利率下滑到 24.54%,比去年少了 1.2 個百分點。稅後淨利只有 417 萬元,每股盈餘(EPS)只有 0.02 元,比去年同期的 0.28 元低了不少。累計上半年 EPS 也只有 0.14 元。
雖然第二季財報不算漂亮,但從產業趨勢來看,系統電的方向是正確的。美國市場的布局不僅能打開更多客戶,也符合全球供應鏈「去風險化」的潮流。短期獲利壓力難免,但長期一旦北美據點成熟,搭配產品組合改善,公司有機會迎來營收和獲利的雙成長。
▲系統電 5309日K線圖(圖片來源: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