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碩(2357)最新公布的 2025 年第二季財報,交出亮眼成績單——合併營收達 1,740 億元,不只比上一季成長29%,也比去年同期大增28%,刷新品牌營收單季新高紀錄。稅後淨利高達98 億元,每股盈餘(EPS)來到13.2 元,讓市場眼睛一亮。
這波成長的關鍵,來自兩大動能:
第一是電競產品線。ROG 系列在玩家圈一直有高人氣,今年新品上市後,搭配顯卡與螢幕規格升級,吸引不少玩家換機,電競相關營收比去年同期暴增超過四成。
第二是 AI 相關產品,尤其是 AI 伺服器。華碩不只是賣電腦,近年更積極切入資料中心與 AI 運算領域,針對輝達(NVIDIA)B 系列與 GB 系列 AI 伺服器產品進行量產出貨,讓這塊高毛利業務快速成長。
除了本業亮眼,華碩的業外收益也相當可觀。第二季光是利息收入就有 9 億元、投資收益 10.8 億元、匯兌收益 10.9 億元,再加上 20 億元的股利收入,業外總收益高達 51 億元,進一步推升獲利水準。
展望第三季,正逢歐美「返校潮」,雖然美國市場在前一季已經提前備貨,讓短期成長稍微收斂,但法人仍預估營收有機會比第二季再成長 4% 左右。特別是 AI 伺服器業務持續放量,高階電競與 AI PC 產品陸續出貨,能維持營收與毛利的雙成長。
更長遠來看,華碩的 AI 伺服器布局還在加速,未來產品會結合更高瓦數 GPU、水冷散熱與整機解決方案,ASP(平均單價)與毛利率都有機會進一步提升。同時,AI PC 正在全球市場發酵,無論是教育市場、創作者族群,還是商務應用,對「本地端 AI 運算」的需求都越來越高,這將推動中高階筆電換機潮,對華碩是長線大利多。
投資人來說,華碩不只是業績漂亮,成長故事也夠紮實。AI 伺服器與 AI PC 的普及,將會是未來兩三年的主旋律,而華碩正站在浪潮的中心。這波科技股熱潮中,華碩絕對是值得長期關注的明星選手。
▲華碩 2357日K線圖(圖片來源:C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