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曬挑選關鍵揭曉  質地、防曬係數與附加功能成熱議焦點

記者楊博喻/綜合報導 2025-08-09 07:20

炎炎夏日到來,防曬話題再度成為熱門焦點。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防曬產品,許多人陷入選擇障礙,不知該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蜜糖」產品。《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三個月內「防曬挑選要素」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深入探討網友在選購防曬產品時,最在意的六大關鍵細節。

「質地」清爽不黏膩為首要考量 「附加功能」受消費者青睞

根據近三個月網路上的討論,產品的「質地」是許多消費者最在意的關鍵。有網友分享,過去因害怕黏膩感而抗拒擦防曬,此發言引起不少共鳴。許多人表示「真的不能接受黏黏的防曬」,認為使用感受會直接影響每天持續使用的意願,因此「清爽」、「好推開」成為最常被提及的優點。有網友大讚自己的愛用品「清爽好吸收、不會沾黏到座椅」,即使在通勤途中也能放心補擦。

除了質地,不少網友也會特別在意防曬是否具備「附加功能」,如潤色效果或妝前打底。有網友戲稱挑選妝前防曬「比上班還難」,並表示自己是混合偏乾肌,若選錯產品會造成「T字超油直接浮粉卡屑大災難」,因此上網尋求建議。留言區隨即掀起熱烈討論,有人推薦某款防曬「不黏不悶,防曬力+持妝力都穩,妝前服貼度滿分」,成為心中首選;也有網友分享自己的「蜜糖」產品,表示「潤色效果偏微光澤,擦完氣色會變好」,對於改善臉部蠟黃很有感。不過也有人提醒「要適量擦,不然會死白」,建議消費者應依膚質與上妝需求挑選最合適的防曬,才能兼具防曬效果與妝效。

「防曬係數」因應情境選擇 物理防曬不可少

「防曬係數」是許多網友在進行產品評測時,經常納入比較的指標。有網友建議,若是上班族或平時多以室內活動為主,則「選擇SPF30~50、PA+++就很夠了」。相對地,若要長時間待在戶外、從事海邊戲水或登山等活動,則選擇「SPF50以上、PA++++」的產品會更具防護力。也有膚質偏油性的網友分享愛用品,稱讚其「抹完像沒抹」,但也坦言「防曬係數不高,適合室內用」,反映出部分產品雖主打輕薄舒適,仍須依使用場景靈活選擇,防曬力不可忽略。

除了質地、防曬係數與附加功能外,許多消費者在選購時也會特別在意防曬是否適合自己的膚質,並留意味道是否刺鼻、是否為海洋友善等成分標示。資深皮膚專科醫師宋奉宜表示,以1906年發明的化學性防曬成分Oxybenzone(氧苯酮)為例,因為成本低廉且有效吸收UVB和部分UVA,1980年經美國FDA批准後就被廣泛應用,逐漸在1990年成為市場主流。之後卻爆發出內分泌影響與海洋汙染問題被多個地區立法禁止。宋奉宜醫師以皮膚健檢多年的大量數據提醒,當肌膚屏障缺損與敏感肌成為主流趨勢,民眾必須更謹慎防止各種保養成分的劑量滲入,才不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

畢竟防曬需要每天使用,質地舒適、味道宜人才能長久維持習慣。同時,也應記得勤於補擦,並搭配帽子、遮陽傘等物理性防曬,才能在不同情境下為肌膚提供最全面的防護,平安度過一整個豔陽天。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