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臉綠!住家旁是「XX預定地」秒變嫌惡點?眾點頭:沒住過是無法體會的

好房網/新聞中心 2025-07-28 00:39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過去曾被認為是黃金物件的「學區宅」,如今隨著少子化現象日益嚴重,早已不如以往炙手可熱。不僅如此,學校本身存在的噪音,以及尖峰時段的交通問題,經常被視為是一大嫌惡設施。

臉書社團「買房知識家」就有網友PO文,開頭就提問「為什麼現在連學校都變成『嫌惡點』了?」他好奇是不是因為現在的人怕吵,但住家旁邊正好是國中的預定地,很擔心未來會有惱人的噪音問題。

網友不解為何學校變成「嫌惡點」?圖中建物與本新聞無關。示意圖/好房網News資料照
學校有時不僅是學區考量,有時也可當運動場所。(好房網News記者 陳韋帆/攝影)

版上許多過來人親曝自身經歷,「每小時的鐘聲與學生衝出教室玩樂的尖叫喧嘩聲,整天操場上不間斷的運球聲,沒住過學校邊的人是無法體會的」、「本來就是嫌惡設施,只有想住學區的家庭覺得方便而已」、「現在因為少子化,很多學校預定地後續都解編變更,如果變成公園還算加分,如果變更成變電廠就頭大」。

也有網友指出,住在學校附近除了噪音外,交通也是一大問題,「我也不喜歡在學校旁邊,淺眠的人容易一大早就被吵醒,尖峰時段交通容易堵塞」、「我覺得吵還好,但如果真的很近,碰上上下學交通管制,汽機車會被限制進出的就真的會嫌惡」、「學校每小時固定響鐘,而且上下學時間塞車又人聲吵雜」。

彰化縣環保局曾表示,居住在中小學附近的住戶,常會被下課鐘聲、朝會廣播、甚至上下學的哨子聲干擾,曾有上大夜班、生活作息與學校完全不同的人,得靠安眠藥才能入睡。但因學校並非違法場所,不可能要求學校搬遷,住戶只能換裝隔音效果好的氣密窗,或強迫自己習慣,因此對噪音忍受度低的人來說,還是得要有會面臨噪音干擾的心理準備。

至於房價方面,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也曾提到,以教學設施來說,學區房的價格影響,距離越近就會有吵雜、交通阻塞等負面影響;若離開一定的距離,既有就學便利性、文化氣息,又可排除學校的嫌惡因子,對房價又為正面影響,也有一個理想的居住距離範圍。基本上,小學通常會是在300公尺到2000公尺的範圍。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