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德區基層座談 張善政首度公布市立醫院規劃細節

記者葉志成 /桃園報導 2025-07-01 22:06

八德區公所簡報區政建設。

桃園市長張善政1日前往八德區,出席「114年桃園市長訪視基層:八德區座談會」。張市長表示,桃園市立醫院設置於八德,採「公辦民營」模式,由市府投資超過百億元興建、民間專業團隊負責營運,確保醫療品質穩定,也避免傳統BOT模式中,業者需先負擔建設成本導致卻步的情形,進而加快市立醫院的建設進度,全面提升醫療量能,健全桃園整體醫療照護體系。

張善政提到,八德市立醫院將引進創新的「賦能合作」模式,打造全臺首創的基層診所與大醫院無縫接軌平臺。未來,基層診所醫師將可進入市立醫院處理重症與高難度個案,不僅有助於提升專業與臨床經驗,也讓市民可從診所先行就診,不用擔心轉介至大醫院後出現重複診斷或更換醫師的困擾,進一步強化區域整體的醫療量能。

此外,市立醫院鄰近捷運綠線G29站,未來將設置地下通道直通院區,讓民眾自捷運站即可無縫銜接至醫療空間,展現市府在交通與醫療整合方面的前瞻規劃,進一步提升八德在醫療資源與生活便利性方面的整體水準。

張市長致詞。

張市長致詞。

張善政強調,八德的各項進步與建設,並非市府單方面的努力,而是來自里長「由下而上」積極建言與市府「由上而下」即時回應的雙向合作,過去兩年,里長們所提出的建議與提案,市府均已納入列管並積極推動,包括停車場整建、活動中心啟用、福德一路拓寬等多項建設,皆已逐步落實,讓八德市民實際感受到市政建設的改變與進步,市府未來將持續與基層攜手,努力打造一個讓市民感到驕傲、幸福、宜居的八德。

八德區公所表示,八德近年人口增加快速,公所積極推動各項基礎建設與公共服務,並努力解決里長所提出的問題,如透過活動中心整修、路燈設置、排水系統改善等小型工程,有效提升居民生活環境品質。在公共建設方面,公所也正推進德和路新闢與捷運綠線共線工程、延平路貫通計畫及八德轉運站建置、文昌街污水工程及福德一路177巷拓寬案,全面強化八德區的交通便利性、公共生活品質。

在教育方面,市府則投入超過9億元,興建八德區仁德國小及附設幼兒園,也同時規劃大成、福元兩所及陸續啟用北青、大和、東泰、永豐等多所非營利幼兒園,滿足在地家庭教育需求。同時,市府也投入大量資源打造多元功能空間,陸續推動北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興豐親子館暨公托中心、圖書館三號社宅分館及八德旗艦共融遊戲場等,兼顧托育、閱讀、運動與社區交流等功能。區內公園遊具也持續汰舊換新,強化共融性與安全設計,並逐步導入市民活動中心E化管理系統,提供更智慧、便捷的服務空間,完善社區整體生活機能,滿足年輕家庭與親子族群需求。

市立醫院規劃專題報告。

市立醫院規劃專題報告。

在文化傳承方面,公所也不遺餘力,積極推動在地文化傳承,每年定期舉辦豐年祭、乞龜、義民祭及媽祖昇天祭等傳統慶典,豐富居民精神生活,營造人文與建設並進的宜居城市。

今日座談會中,衛生局以「桃園市立醫院籌備」為題進行專題報告。衛生局指出,考量本市醫療資源分布平衡,市府決定將市立醫院選址於八德霄裡,提供中壢、平鎮、八德及大溪等地區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市立醫院將以區域級醫院進行規劃,並設置多個民眾較常看診的科別,提供約499床急性病床、250床以上的特殊床位,以期滿足在地的醫療需求。

衛生局表示,桃園市立醫院總經費預估超過新臺幣100億元,並全國首創「基層醫師賦能合作模式」來營運,以期提供足夠的醫療設備資源予基層診所醫生使用,共同攜手在地提升當地的醫療服務品質,造福更多市民。未來市立醫院也納入「醫養合一」,建構健全的長照服務,讓長者老有所終,安心在桃園度過晚年,而衛生局也將積極推動市立醫院的建設作業,並以122年正式啟用為目標,實踐桃園宜居城市的願景。

此外,張市長及各局處代表也針對車輛長期占用公有地管理機制、長興路交通問題、中大公園開闢計畫、生活圈六號道路開闢計畫、「桃園市內壢空氣品質維護區移動污染源管制措施」內柴油大客貨車限制鬆綁、大勇市地重劃區開發及通盤規畫等提案進行詳細討論。包括立法委員邱若華、市議員楊朝偉、段樹文、呂林小鳳、八德區長蔡豊展及各里里長等均一同出席。

八德區座談會活動大合影。

八德區座談會活動大合影。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