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參議院推動的穩定幣監管法案(GENIUS Act),將掀起金融市場博弈新浪潮,在比特幣創新高之後,美債和美元後市究竟埋下什麼伏筆,本文深入為您解讀。
2025年5月22日,比特幣突破11.1萬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波漲勢並不只是市場情緒,而是來自美國參議院推動的穩定幣監管法案(GENIUS Act),試圖將這個價值2000億美元的市場納入傳統金融架構。穩定幣,這種本應保持一美元穩定價值的貨幣,如今成為全球金融博弈的核心,它影響美元霸權、重新塑造比特幣市場,甚至可能成為下一場金融危機的伏筆。
穩定幣流通量達二千億美元 是否會影響全球金融秩序?
穩定幣最早的誕生,是為了解決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問題。比特幣的價格劇烈起伏,使得交易者難以管理資產,因此,Tether於2014年推出了全球首個穩定幣USDT,承諾每一枚USDT都由等值的美元支持,讓交易者在市場震盪時擁有一個穩定的計價工具。隨後,USDC、DAI等競爭者陸續出現,穩定幣的應用範圍也逐漸擴大,進入企業財務管理、去中心化金融(DeFi)、跨境支付等領域。穩定幣的流通量不知不覺地膨脹至 2000億美元,這個數字跟泰國的M2貨幣供給量相當。
穩定幣是否會影響全球金融秩序?過去,美國政府對穩定幣的態度曖昧,既擔心它影響金融穩定,又試圖利用它來強化美元地位。如今,美國推動GENIUS Act,試圖將穩定幣納入監管,並強制發行機構持有短期美債作為儲備資產。
創造美債新需求 強化美元數位霸權
這項立法背後,有兩個重要戰略:(1)創造美債新需求:監管後,穩定幣將被迫持有數兆美元的美債,增強美國政府的財政運作。(2)強化美元的數位霸權:如果穩定幣完全納入美元金融體系,美國政府將能掌控加密貨幣交易,進一步擴展美元影響力。這也是為何比特幣價格突然大漲。
由於美國預算談判不順暢,導致赤字支出的增長成為焦點,隨著穩定幣監管法案進展,美國市場的比特幣ETF資金流入飆升,比特幣「避險」的說法愈演愈烈,五月份流入資金超過400億美元,今年比特幣截至5月22日,已上漲約17%,如果以美國大選以來計算,比特幣比黃金表現還要強勢,顯示機構投資者正將比特幣視為長期資產。市場認為監管能降低風險,吸引機構資金進場,成為新避險資產。
美國成功監管穩定幣 可解美債燃眉之急
如果美國成功監管穩定幣,並要求發行機構持有美債作為儲備,可能為美債市場創造約2兆美元的潛在需求,那麼美國政府將獲得約250億至300億美元的額外財政收入。此外,美元的全球流通性將進一步提升,因為穩定幣的交易量已超過28兆美元,比Visa和Mastercard的交易總額還高。這意味著,美國政府不僅能透過傳統方式獲取鑄幣稅,還能透過穩定幣市場獲取額外的財政資源,進一步強化美元的全球影響力。
數字鑄幣權(Seigniorage)是政府透過貨幣發行獲取的額外收入。在傳統金融體系中,美國政府透過印鈔與發行美債來獲取鑄幣稅,但在數位時代,穩定幣可能成為新的鑄幣權工具。
比特幣大漲為金融變局作準備 未來可能削弱美元全球地位
當美國推動穩定幣監管,穩定幣市場流動性增加,交易所的USDT存量創下新高,顯示市場流動性強化,資金更容易流入比特幣市場,比特幣的價格迎來史上最大漲幅,顯示市場正在為即將到來的金融變局做準備。
2021-2023年聯準會主席鮑爾曾表示,穩定幣若未受適當監管,可能成為影子銀行系統的一部分,影響金融穩定。如果穩定幣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企業與個人更頻繁使用穩定幣,而非銀行存款或美元現金,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可能無法有效影響市場流動性,甚至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
更多精彩內容 就在 [理財周刊1292期] 👈點紅字看更多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