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學校設社區共讀站 議員質疑難推動

記者孫詩蘋/台中報導 2025-04-29 16:03

台中市135所學校設置「社區共讀站」,遭質疑空有其表、難以推動,議員建議先從小學的共讀站推動親子共讀,逐步擴大社區民眾使用。

教育部國教署補助學校設置社區共讀站,希望學校和社區居民共享圖書資源,推廣閱讀文化,至113年台中市已有135所學校設置,補助總經費達3億5747萬元,包括國小108所、國中27所、高中16所。市議員張芬郁、陳雅惠、謝家宜、陳淑華、陳俞融、蕭隆澤關切社區共讀站的推行狀況。張芬郁表示,每所學校建置社區共讀站的經費大約280萬元,有漂亮的硬體圖書室,卻沒有後續的維護和人力資源,學校的網站上幾乎沒有一校公佈有共讀站及開放時間,學校消極應對最好不要有社區的民眾來,地方民眾很少人知道有這個共享空間。

陳雅惠、謝家宜、陳淑華指出,「社區共讀站」後續運作能量不足,開放時間限縮,上課的時間沒有開放、週末沒有人力、寒暑假學校經常做工程修復,基於安全也不希望外人進入,到底什麼時候可以開放給社區。張芬郁、陳俞融、蕭隆澤指出,藏書類別也會影響社區民眾使用的意願,採購藏書的時候,要呼應社區民眾的需求。

張芬郁建議,小學都是童書,可以從親子共讀開始,再擴展到社區民眾。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社區共讀站的精神是學校跟社區共享,學校開放的時間和人力資源,影響運作是否可以成功,認同先從幾個學校示範辦理親子共讀,培養學生和家長的共讀習慣和圖書館場域。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