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抖出一堆爛房!專家籲這幾種最好別碰

好房網/新聞中心 2022-09-28 16:30

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綜合報導

台灣連日地震,震出了老舊建物的隱憂。曾在3年內召開逾50次建築物耐震補強說明會的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表示,建築物耐震評估雖複雜但又相當重要,由於一般民眾並非專業,為此他分享10項簡易判斷的方向:

一、看屋齡,對照建築技術規則相關修正的關鍵時間:包含始於民國63年修正公布的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編地震力規定,以及民國86年針對地震力做大幅度修正,並訂定「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之後幾次的再修正後,民國100年修正隔震設計相關規定。這些修正時間都是非常重要的參考,代表著台灣建築物地震力規範每一次的進步。

建築物耐震評估雖複雜但又相當重要,專家也分享10項簡易判斷的方向。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影
據統計資料顯示,民眾晚13年買房,房貸竟整整多了1倍以上。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影

二、看地點與地基:房屋地點與地基非常關鍵,山坡、河床、土壤液化區、斷層地震帶等等地點,房屋受到地震影響機會大增;地基如果無足夠的防震能力,當然容易倒塌。

三、看柱、梁、牆,特別是地下室與機房:地震損傷結構,柱、梁及牆體必然損壞造成裂縫,有些房間的門和窗戶開合困難,但賣房前可能修補加以掩蓋,此時可到常被忽略的地下室與機房,容易看到真相,尤其是中古屋更要仔細檢查。

四、看外牆:地震造成的外牆面劣化,通常目測即可發現,或用簡易敲打聽音法,若發現大面積未開口牆面龜裂或開口部周邊龜裂,或樓版交界處、開口部鼓脹,或大量外牆飾材駁落等現象,就要小心。

五、看裝潢歷史:是否有傷到承重牆,其承受本身重量及本身所受地震、風力外並承載及傳導其他外壓力及載重之牆壁。尤其不能傷到剪力牆(抗震牆),結構牆或耐震壁,在地震時非常重要。

郭紀子提醒要看房屋的裝潢歷史。示意圖/取自photoAC
圖/取自photoAC

六、看違建:陽台外推、夾層屋、屋頂加蓋等等形式,會破壞原本建築結構的均衡性,增加負荷,在地震發生時,整棟建築都會受影響,增加不安全風險。

七、看耐震設計:新建物會強調其優良的耐震設計,無非達成大地震下建築物不崩塌、隔減震及被動消能系統之應用等,建築物耐震設計方案之好壞,上網很容易查到。

八、看樓層:不同樓層高度,地震所產生的破壞模式、破壞力將有所差異。一般而言,地震發生時,越高樓建築物搖晃程度會越劇烈。而房屋的自然振動週期,通常越寬矮的房屋週期越小,越高瘦的房屋週期就越大,使用共振原理可由此推算,地震時房屋所受到的衝擊力有多大。

不同樓層高度,地震所產生的破壞模式、破壞力將有所差異。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網友發問看房發現僅剩「第4間」是否會介意?圖中建物與本新聞無關。示意圖/好房網News記者呂詠柔攝

九、看雜物:住戶在樓梯間放鞋、腳踏車等私人物品,災難發生時恐影響逃生動線及救災,高雄城中城事件即為不遠之鑑。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16條規定,不得於私設通路、防火間隔、防火巷弄、開放空間、退縮空地、樓梯間、共同走廊、防空避難設備等處所堆置雜物、設置柵欄、門扇或營業使用,或違規設置廣告物或私設路障及停車位侵占巷道妨礙出入,違者最高將處20萬元罰則。

十、看耐震補強措施:不少老舊建築物耐震能力不符最新規範耐震需求,將其篩選出並及時補強成了刻不容緩之要務。雖然行政院已於89年核定「建築物實施耐震能力評估及補強方案」,並在97年、103年修正部分內容,逐步提升公有建築物之耐震能力,但私有既有建築物住戶集體不行動,導致推動工作不易。既有建築物辦理耐震能力評估後,認為有必要提昇其耐震能力時,應運用耐震補強技術,採取適當改善措施。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