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血管疾病好發 當心「下肢阻塞」恐截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2020-12-11 15:19

左為病患楊小姐、左中黃柏森、右中陳志成、右邊洪俊聲醫師。

秋冬之際,氣溫逐步下滑,早晚日夜溫差大的影響,導致人體血管快速收縮,容易引發心臟及周邊血管疾病,有關周邊血管疾病讓患者出現脈搏減弱、手腳發麻、四肢冰冷、下半身疼痛、知覺感受異常等現象,若患者在走動、跑步時,突然出現四肢無力、癱軟等現象,就有可能發生「下肢血管阻塞」疾病,此時若是沒有及時加以正確診斷治療,最壞的狀況有可能會導致組織壞死,面臨永久失雙足的悔恨。

下肢血管疾病分動脈與靜脈兩種 影響部位不同病徵也不同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表示,過去血管阻塞性疾病被人們認為是老年疾病,但近年來年齡卻有逐步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長期不運動、習慣久坐、慣性熬夜及嗜吃高油脂食物,導致血液濃稠、循環減緩,提高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或產生血栓的機率。而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於下肢深層靜脈及下肢動脈,下肢深層靜脈阻塞會導致組織瘀血、肢體嚴重水腫、皮膚潰爛發炎等現象,而下肢動脈阻塞輕者會肢體末梢疼痛、間歇性跛行,重者將導致肢體有傷口、壞疽甚至於截肢。根據資料統計,台灣一年約有八千例截肢手術,其中因動脈阻塞而截肢的約近六千例,而即使做了截肢手術,在住院期間68天內死亡率高達18%,成功出院的一年內也有34%的死亡率。所以我們應該要對此類的疾病更加的認識及做更有效的預防才對。

下肢動脈栓塞難察覺 嚴重者恐截肢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柏森醫師說明,動脈阻塞是指動脈中有「斑塊或血栓」堵住血管,影響了血液的流通,而這類情況常發生於民眾熟知的心血管也就是中風、心肌梗塞和心臟血管阻塞,但在肢體血管也蠻常見,卻往往被輕忽。若雙腳動脈阻塞,常見的症狀初期為下肢發冷、麻木、脫毛,更進一步則有間歇性跛行、疼痛、下肢無力等症狀,嚴重則有傷口、壞疽、截肢問題。由於在冬天氣溫較低的時容易好發,因此這些症狀則會更加明顯。

一般而言,糖尿病、高血壓及高血脂、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等皆為動脈阻塞的危險因子。飲食及生活方面,吃飯攝取過多油鹽、喝過多醣類飲料、抽煙、熬夜..等也是重要的幫兇。已罹患這類疾病或問題的民眾必須嚴格控制高血壓、高血脂等健康指標,並積極尋求專業醫師配合,服用預防的藥物,才有可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但若血管阻塞情況嚴重,無法以藥物控制,就必須採用更積極的治療療程,才有可能控制疾病的惡化。

針對嚴重型動脈阻塞治療方式可分為兩種:

一、 外科繞道手術:取自體血管或人工血管藉由繞道的方式跨過狹窄阻塞的部位,讓血液恢復正常供應。

二、 介入導管手術:使用導管氣球撐開狹窄處,藉以打通血管,必要時放入支架以維持血流。

黃柏森醫師補充說明,為避免日後血管壁發炎或纖維化導致血管壁細胞增生,可考慮使用塗藥氣球/塗藥支架等醫療器材,用以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延緩血管再次阻塞,若是血管鈣化嚴重或斑塊太硬的患者,也可考慮搭配血栓及斑塊旋切導管治療,可有效的將下肢血管壁鈣化的部分磨碎、清除,打通狹窄動脈,讓血流變好。

久坐久站族注意 靜脈血栓栓塞風險高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洪俊聲醫師解釋,靜脈比動脈更容易形成血栓,原因是靜脈的血流較動脈慢,而下肢靜脈血栓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為常見的靜脈曲張,即是淺層的靜脈性栓塞炎,另一種為深層靜脈血栓。當靜脈的血流緩滯或被血栓阻塞時,使得深層靜脈血液積在下肢血管,讓腳部細胞組織變得腫脹,引起下肢冰冷、疼痛、皮膚微小的出血紅點,最嚴重的併發症是組織過度腫脹而阻擋動脈血液灌流類似於急性動脈阻塞,最後導致皮膚發紫發黑而截肢。

洪俊聲醫師表示,下肢深層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導致血液速度過緩,而形成下肢靜脈血栓。一般來說,下肢靜脈栓塞的治療目標,是減少血栓總量並且改善靜脈回流、降低疾病復發率與栓塞後症候群發生率,治療方法有:

一、 傳統導管溶栓術:使用導管來進行藥物溶解血栓,治療時間較長,且較多出血併發症。

二、 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同樣使用溶栓導管溶解血栓,並加上超音波震盪效果,減少溶栓時間、降低出血風險,對亞急性血栓溶解效果較好。

三、 經皮機械性血栓去除術:利用PMT機械性導管來抽吸血栓快速移除血栓,住院期短、可減少溶栓藥物量和改善出血風險。

如何預防下肢血管阻塞疾病?

陳志成主任提醒民眾,冬季氣溫低,血管遇冷易收縮,容易使病況惡化,應注意保暖,此外,應培養日常生活適當運動、調整飲食習慣、良好生活習慣等方式預防血管產生病變。

血管疾病雖然不易察覺且可能危及生命,但可以預防及治癒,民眾應重視周邊血管疾病議題,同時呼籲民眾要時常檢測自身狀況,提高警覺,若有相關症狀應盡速求助專業醫療單位進行檢查,才不會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房地產相關新聞

留言討論區

相關閱讀推薦
相關閱讀推薦